但是他能忍住,炎熊可忍不住,他放下快子,指着孔穿说道:老子不知道什么周礼不周礼的,老子只知道我们普通平民家中都是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饭,只有你们这些所谓的贵族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我们平民家中本来粮食就不多,如果再按照你说的什么分而食之,大家早饿死了。赵括闻言点了点头,炎熊话糙理不糙,这也是孔子为什么会说
礼不下庶人。不是孔子瞧不起庶人,而是‘礼’不适合庶人,当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你跟他说礼?
那不是扯澹吗?如果按照周礼的话,他们现在确实违礼。但是……老赵家干的违礼的事还少吗?
没看到连虞信都不说话吗。
礼首先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为了约束人性的。况且周礼本就落后,早就应该变革了。荀子满不在乎地说道。
在他看来,什么‘克己复礼’都是扯澹,不同时代不同的制度,要从实际出发。
异端一直主张人性本恶,今日为何又说礼不应该约束人性?难道恶的人性不应该约束吗?孔穿抓住荀子的漏洞,立刻反击道。
赵括在一旁暗暗叫苦,他万万没想到这两个家伙连吃顿饭都能吵起来。
他只是觉得这样吃更有气氛而已,况且大家都是熟人了,不用这么讲究。
他发誓,如果他知道两个人会吵起来,他一定老老实实地按照周礼设宴,绝不逾越。
老夫听闻尧舜时期,生产力不足,种植的粮食不足以维持整个部落的生存,人们常常组成队伍到大山里打猎,获得猎物之后便围而食之。莫非孔穿先生认为尧舜不足法?荀子笑着说道。
他所说的便是孔孟之道提出的
法先王。孔子认为:先王之道,斯为美。孟子认为:行先王之道、
遵先王之法,君臣之道,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但是在荀子看来,这些是极为可笑的,上古之礼文制度,经历久远,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孔子曾说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连夏殷之礼资料都不完善,却说要
尊先王之法,
法尧舜,岂不是可笑?简直就是
呼先王以欺愚者。荀子现在便是用孔孟之道反击孔穿,犹如当年公孙龙用孔子的话反击孔穿一样。
……孔穿顿时哑口无言。他可以反驳荀子,说荀子是错的,却不能说孔孟说的是错的,因为他学的便是孔孟之道。
呵呵!荀子冷笑两声,连祖先都不敢反对,如何超越祖先?若是不能超越祖先,这样的学派,这样的家族谈何进步?
若是不能进步,即便是再兴盛的家族最后也只会沦为孔子的耻辱,为孔子蒙羞。
孔穿先生可知孔子为何如此推崇周礼?荀子继续说道。
老祖宗曾言,‘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又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老祖宗推崇周礼。孔穿俯身说道,不是因为尊重荀子,而是因为尊重孔子。
既然如此,那孔子为何要在周礼的基础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