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斥了一句,转过头又问:汝这将道家为国教之事写入《贞观律》是何道理?
房俊道: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再是邪恶悖逆之事,行事之前亦要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占据道义、法理的制高点,而后才能顺势而行,事半功倍。
袁天罡捋须沉思,沉默不语。
将道家为大唐国教写入《贞观律》,那么有唐一朝,道家都占据了法理、道义的制高点,纵然不可能真正维系道家的地位,但是起码使得道家成为唯一的正统,其余佛门等等宗派,只要敢于同道家为敌,统统都是邪魔外道!
时下,李唐皇族尊奉老子为祖,信奉道家,以道家为国教,道家则为李唐皇族的统治带来无与伦比的支持。
这等情形之下,说服李二陛下以此行事,袁天罡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房俊又道:此事把握倒是有几分,不过袁道长也不能太过想当然,毕竟此举等于一举将道家至于天下其他宗派之上,肯定会引起诸如佛门等等宗派之不满,陛下未必便会应允。听闻当年虎牢关外‘十三棍僧救唐王’,那可是有段过命的交情,陛下总归会留给佛门几分面子。
袁天罡一脸懵逼:十三棍僧救唐王?那是什么玩意儿?
房俊也有些懵:呃……当年虎牢关大战,陛下三千对十万,不是尚有一支僧兵随行,跟随陛下冲锋陷阵么?
袁天罡道:这事儿的确有,可是你这个‘十三棍僧’是哪儿来的?
房俊懵了。
当年《少林寺》火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桥段举国皆知,后来有人质疑其真实性,也有人确认史上确有其事,故事就发生在李世民虎牢关外三千破十万的那一场著名战役,房俊也一直信以为真。
怎地听这袁天罡的意思,根本没发生过?
袁天罡看着房俊懵然无措的神情,顿时哈哈大笑,捋着胡子嘲讽道:这是何等蠢货能够编撰出这等谎言,又是何等蠢货又会信以为真?
房俊有些恼羞成怒:袁道长活了一百多岁,见多识广,晚辈未曾经历当年风云激荡的年月,轻信人言,又有何愚蠢了?
袁天罡笑道:这跟经没经过事儿有何关系?明明就是逻辑问题,唯有蠢货才能相信!
房俊不服:愿闻其详。
袁天罡伸手一指茶杯,房俊只好再为其斟茶……
当年高祖皇帝下诏,命秦王征讨盘踞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闻听消息之后,主动来攻,于虎牢关下展开激战。当世,秦王功勋赫赫,乃是大唐之顶梁柱,身负太尉、尚书令、陕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右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秦王等等一系列官职封爵,但是,唯独没有、也绝不可能有‘唐王’这个爵位!
房俊细细一想,顿时羞愧无地。
戏说、演义,害死人呐……
须知,当时的皇帝乃是高祖李渊,不可能叫做唐高祖,那是死后的庙号,某些神剧之中动辄有大臣口称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甚至宋x宗、明x帝,简直无知至极点,谁敢当着皇帝面儿叫上这么一句,无论是哪一个皇帝,分分钟杀你全家!
比较正规的叫法,应该是大唐武德皇帝……
李渊的法定继承人是太子李建成,其地位不可动摇,李渊哪怕再是器重秦王李世民,都不可能封他为唐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国号为唐,再敕封一个不是太子的嫡子为唐王,这是要一国二君么?
就算李渊糊涂了,满朝大臣也不可能由着他这么干。
袁天罡笑得很开心,似乎对于房俊这么一个多智近乎妖的妖孽在自己面前吃瘪非常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