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您知道目前米面粮油最大的市场占有者是谁吗?王阔问道。
大概是华粮吧?林冬对此还真不是太了解。
王阔摇摇头,说道:不是,而是曾经和华粮合作过的黄龙鱼,他们在华夏占据至少30%的市场。
这个当然听说过,我家里就是这个。尽管不怎么做饭,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有。
那林总您知不知道,黄龙鱼的背景?王阔又问。
他们实力一定很强大。能在民以食为天的华夏拿下30%的份额,还能超过亲儿子华粮,绝对实力强劲。
一想到王阔要选择这个的存在做对手,林老板就觉得热血沸腾。
实力确实强大,去年,黄龙鱼所属的益河集团营业额1334亿元,而咱们的茅台营收亿元。王阔怕林冬对此没有直观的认知,还特意拉了个参照物。
当然,粮油的净利润远远比不上酒业。
但是1334亿元的营收牛皮那是毫无疑问的,即便是某鹅都只能算勉强比得上了。
我只知黄龙鱼,却不知道这个什么益河集团。林冬说道。
他们不会重点宣传这个,因为占据了咱们三四成市场份额的这家企业,根本就不是咱们郭嘉的。王阔笑笑。
非但不会强调外资背景,甚至还要刻意的淡化他,所以百分之八九十的国人都会以为这是一个华夏品牌,甚至可能还会以此为傲。
不会吧,是哪里的企业?林冬很惊讶。
新加那边的,一位爱过花桥。王阔的已经不笑了,反而还带上了一点点嘲讽。
爱过花桥也还好。林冬比较包容。
毕竟,他这个巫师世界穿越过来的家伙,也可以振振有词的爱过,凭什么人家就不可以。
林总年轻小,可能不知道全球四大粮商和咱们之间的交锋,这四大粮商指的是米果ADM、米果邦吉、米果嘉吉、米果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四大粮商,也称之为ABCD,世界上七成的粮食交易掌握在这4家公司手上,每年的交易额约3000千亿美元。
略有耳闻。林冬说道。
那大概是2004年的事情,现在的林冬没有经历过,但是他大量的阅读帮他储备了相关的知识。
大豆原产于华夏,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由华夏直接或间接传播出去的。
华夏大豆产量一度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大豆产量之和还要多。
2001年,华夏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国内,跨国巨头开始染指华夏大豆业。
2004年,在遭遇国际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后,华夏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承受负荷,纷纷宣布破产,被外资低价兼并。
这一次的大豆危机后,四大跨国粮商成功地控制了大豆85%的实际加工能力。
外资榨油企业只收购转因基大豆,不收国产大豆,收购价比较高,逼迫农民只能种转因基大豆,种子要从国外进口。
控制大豆是外资图谋华夏粮食市场的开始。外资在大豆农业领域得手之后,反过来开始操控食用油定价权。
你的意思,这家黄龙鱼有四大粮食的份额?林冬算是听明白了。
也难为王阔了,为了说服他,如此的大费周折。
不过,也确实说服他了。
ADM,他间接控股,大概占了%的股份,其他几家大粮商也各有布局,当时国内叫得响的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包括黄龙鱼、芦花等后面均有外资身影,甚至华粮的部分油脂业务也有外资参股。其实,咱们的食品安全,完全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了。王阔经历过那段时期,还挺有感触的。
这个还真没感觉到。林冬挺懵的。
他一直觉得咱们是产粮大国,地大物博,而且还是从大锅经济走过来的,这些关系民生的东西,理所当然的应该掌握在自家手里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