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辅从皇城出来,告诉大嘴朱能,他既然受命为副将、不敢不用命,现在就要去办事了。于是二人拜别,朱能出洪武门,张辅留在千步廊,去了锦衣卫衙署。
恰逢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不在衙署内,张辅便被招呼在大堂上等着。
里面的穿堂上有两个人,正在小声议论,其中一个面目清秀、个子矮小,个头只到另一个武将的肩膀。那高个的声音道:堂上那人,连锦衣卫也怠慢不得,杨总旗,赶紧叫人上茶。
矮个子杨总旗好奇地问道:啥来头?
高个道:是个侯爷。
杨总旗哦了一声……张辅也知道,在这千步廊上,甚么部堂、公侯勋贵实在是随便可见。
高个接着道:刚封的新城侯。他爹是追封的荣国公,战场上为圣上战死,他妹是刚封的张贵妃!
这时,杨总旗马上快步走到了大堂上,他并没有上茶,只说道:张侯爷稍等,末将马上去找指挥使回来。
张辅却不拿架子,拱手道:有劳了。
果然衙署里的人、只要上心办的事,办得就非常快。没一会儿,纪纲就一脸笑容地走了进来,那杨总旗跟在身旁很是亲近。
纪纲一边抱拳作礼,一边笑道:原来是新城侯张侯爷,稀客稀客。末将有失远迎!
张辅早已闻得纪纲大名,这厮的名声越来越烂,已经烂|透了。张辅也没多话,客气而冷淡地说道:叨扰了纪指挥,今日我前来,是想问纪指挥借个人。
纪纲忙问:谁呀?您说!
张辅道:黄中。
纪纲一脸为难,沉吟道:那黄中马虎大意,使圣上颜面受损,龙颜大怒,这……
定罪了么?张辅问道。
纪纲皱眉摇头道:那倒还没有。
张辅道:我刚受封为征安南的副将,此人有大用,有法子捞出来的话,我便不用为此小事去烦扰圣上了。
法子是有的!纪纲马上点头道。他似乎忽然才醒悟张辅在圣上跟前、也是说得上话的人,态度马上变了。
张辅好奇地问道:甚么法子?
纪纲道:俺叫杨勇去,把黄中放出诏狱。
张辅:……
张辅心里道,无非就是在老子面前装颗蒜!虽然都是武官,张辅却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人,在此事上他和文官一个心思。
……消息传得很快,征安南的大将人选,很快已在皇城中传开。
东宫的皇太子朱高炽听到这个消息时,正从文华殿出来,准备坐车回春和宫吃午饭。他闻讯愣了一下,马上斥退车驾,叫人搀扶着步行回宫。
可怜朱高炽早已饿得两眼冒金光,艰难地一撅一拐地步行过来,很快就大汗淋漓,双腿发|软。
父皇对儿臣寄予厚望,儿臣不能辜负他,多走走也能变瘦一些。朱高炽一边喘着气儿,一边还念念有词。
一行人好不容易到了春华门,忽然听到一个宫女的声音道:我快饿死了,甚么时候吃饭呀?
另一个声音道:吃饭也只有菜粥。
就在这时,门口的宦官道:拜见太子爷。
朱高炽走进春华门,见那两个宫女的脸色纸白,已跪伏在地上,两个都在不住讨饶: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起来罢,俺会叫人想法子。朱高炽表现得十分温和,说罢又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虽然不喜欢宦官,但对宫女们挺好,当然不是故意想饿她们。只因他也没办法,东宫实在没粮!上个月已经饿死了一个宫女……父皇朱棣却是正好相反,朱棣不喜欢宫女,却亲信宦官。
堂堂大明皇朝的东宫里,居然会饿死人?若非朱高炽亲身经历,他也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
今年以来,朝廷正在干几件大事,修北京的宫城、筹谋着迁都;郑和要下西洋,建了两百多条海船,带了三万之众;官军要征伐安南国……都是花钱如流水的事。但这些并不是饿死东宫宫女的原因,朝廷也不缺这点钱。
原因在朱高炽看来很可笑:父皇强令他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