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煦觉得,适当地表现自己的不满、真实的情绪,是有好处的。不然太隐忍了,父皇可能会猜忌他憋着怨恨。
于是高煦便道:不过……为何我要去云南那地方?苏州、扬州、杭州不是也可以吗!
朱棣听到那几个地名,似乎翻了一下白眼,口上却好言道:高煦要为俺分忧,你先去云南,等事儿办好了,俺一道圣旨不就给你换地方了?
父皇所言当真?高煦问道。
当真!俺乃天子,说话还能儿戏?朱棣一本正经道。他言下之意,对以前的承诺绝口不认账、当作儿戏,是因为那时他还不是天子?
高煦闷闷不乐地没吭声。
朱棣见状,便道:高煦可以过一段时间再离京,俺叫人把云南的王府给你修得又大又好,在京师再找个地方修一座王府,等你回京的时候住。
谢父皇恩。高煦依旧闷闷的。但他从不让父皇感觉到、皇帝的意志被反抗了。
朱棣接着说道:一会儿高煦去见见你母后。你成婚之后,你母后就念叨着高燧的婚事了,相中了徐章的女儿,你估计还来得及看你三弟成婚。
还有你们三妹、四妹都要嫁给宋晟的儿子,这是俺决定的。
高煦拜道:儿臣领旨。
朱棣打量了高煦一会儿,便道:你母后在坤宁宫。出东暖阁,叫郑和带你去。
高煦起身拜道:儿臣告退。
去罢。朱棣轻轻点头,目送高煦走过隔扇。
走出东暖阁,朱高煦偏着头看了一眼廊芜上面灰蒙蒙的天空。今天雨倒是没下了,可老不见太阳。
说是要升亲王,他显然没有一点愉快的感觉。
但有多不高兴,还真没有。就算是云南边陲,他还是亲王、在当地地位超然的存在,能有多差?
最多算是有点失望罢,没想到封到了最差的地方之一。正所谓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原来高煦以为父皇没给他太子位、他又那么听说,父皇会有点补偿心理。
显然是想多了。
这天儿还得下雨。郑和的声音忽然道。
朱高煦转头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好像是哩,全是云。
郑和又抱拳道:奴婢提前恭贺王爷受封为汉王。
汉王?朱高煦脱口说了一句,又看了郑和一眼,顿时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封地、封号,不是今天才决定的,郑和已经提前知道了。
朱高煦露出一丝笑容:好说。我从郡王做了亲王,感觉还行,就是封地远了点。以后想进京看父皇母后、京师的亲朋好友,便没那么方便了。
郑和道:等到皇爷、皇后娘娘太念想王爷的时候,或许会改封近一点哩。
希望如此。朱高煦道,我确实不太喜欢云南那地方、眼下的云南。
乾清宫矗立在宽阔、空无一物的砖地上,二人便从乾清宫一侧往北走,到了坤宁宫的台基下。这时朱高煦看见妙锦站在石阶上。
未想小姨娘还在宫里。高煦招呼道。
高阳王。妙锦先款款执礼,接着说道,皇后身子弱,我留在宫里一段时间,为皇后调养。
因有郑和在侧,朱高煦不便多说,只道,我要去云南了,父王要给我的封地在那边。
妙锦的睫毛微微颤抖着,沉默了一会儿,才轻轻问道,何时走?
朱高煦道:不知道,或许还能呆两三个月。父皇叫我等三弟成婚后再走。
哦。妙锦应了一声,便不吭声了。在别人眼里,她似乎不太关心、所以问得少,但她的眼睛里却深藏着忧伤。
人有时不想说话,却并非因为没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