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众官吏谢恩,迎皇帝进了翰林院大堂。大伙遵旨,重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忙活起来……而且看起来比刚才的不慌不忙、要忙碌多了,人们的动作也快了起来。
朱棣一边偏头去看文官们手里的卷宗,一边不断点头赞许,饶有兴致地在翰林院呆着。让大伙儿都瞧瞧,今上不仅在马上能打天下,下马也进得翰林院,能与饱学鸿儒们相处。
就在这时,高贤宁拿起一叠卷宗,走到了解缙面前,拱手道:请解侍读参详参详,下官今日修订的这些初稿,是否恰当?
解缙看了高贤宁一眼,便拿起那叠稿子,刚看几眼,马上就道:谁告诉你,太祖第四子乃孝慈高皇后(马氏)所出?
一句话出来,许多人纷纷侧目。正闲庭信步的朱棣也马上转头看过来,毕竟太祖第四子说的就是他。
难道不是?高贤宁一脸困惑道,那应该怎样写?
解缙道:本官在问你,谁告诉你的?
高贤宁道:天下皆知的事儿,很多人都是这样告诉我的!
解缙的脸顿时因恼怒而发红,说道:高编修,你给我找出来,何处记载了此事!
下官正是找不到,才写天下公认之事。高贤宁直着腰站在那里,一副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岂有此理!解缙顿时冷笑了一声,指着高贤宁的鼻子的手又放下了。
他长呼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后辈要多看、多学,要谦虚一点,不要以为写过一篇有名气的文章,就可以随意涂抹青史了。你知道咱们在做甚么吗,啊?这是太祖实录、将来便是青史!给后世万代子孙看的,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解缙摇头叹息不已。
高贤宁道:下官就这么写的,不然解侍读来说说,该怎么写?
解缙道:那就去查,查到为止!
高贤宁不动声色道:下官查不到哩,要不您帮个忙?
解缙顿时向朱棣抱拳躬身道:圣上,这高贤宁真愚不可及,请圣上明裁!
朱棣的脸色顿时像猪肝一样,站在那里手脚无处放置一般尴尬……主要这事儿很怪异,难道朱棣连自己是谁生的都不知道?他要怎么明裁?
就在这时,一个文官道:恭问解侍读,若是咱们甚么都查不到,还有脸领着朝廷禄米吗?
朱棣听罢,看了解缙一眼,似乎某个地方在发疼一样的表情,道,朕忽然想起还有一件万急之事……说罢便要走。
众官忙拜道:恭送圣上!
高贤宁一面跪拜,一面心道:终于可以在翰林院清净一点做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