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74章 嫔妃们的共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兴元帝一拍筷子,众人顿时停了一切动作。

太后深知儿子孝顺,从来都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时候却莫名有些心虚,主动找话说:皇帝,怎么了?

没什么……兴元帝本想走人,可想想毕竟大过年的,还是忍了下来,吃吧。

只不过经过这一出,大家都知道皇上心情不好,之后皆低头用膳,连视线都不敢乱放。

一顿年夜饭在低沉的气氛中草草结束,期间太后几次张嘴想说个什么,碍于人多还是憋了回去。

昭阳长公主看在眼里,翘了翘嘴角。

真是奇了,她的老母亲仗着兄长孝顺素来随心所欲,当年她和嫂嫂都没少受委屈,没想到在阿柚这里吃了哑巴亏。

昭阳长公主心情大好,饭都比平时多吃了不少。

众嫔妃带着子女告退,昭阳长公主、秀王等人也出宫回府。太后等了等,却没等来兴元帝开口说送她回慈宁宫。

这可是历年除夕宴结束后没有过的。

太后本就不是沉得住气的人,能憋到这时候已经是超常发挥了:皇帝,你这是在生哀家的气?

就为了那丫头?

母后多心了。兴元帝当然不会承认。

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这是圣人所言。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以孝治天下是一种统治手段,就算对父母感情一般的帝王也要装个样子,何况兴元帝本就是孝子。

太后看出兴元帝心口不一,很是委屈:那丫头说走就走——

见兴元帝皱眉,太后脾气上来了:哀家回慈宁宫了!

恭送母后。

太后深吸一口气,扭头就走,等回了慈宁宫就骂起来:还没公主身份呢,就骑到哀家头上去了,以后上了玉牒还了得?

在太后认知中,辛柚现在不愿意认祖归宗纯粹是欲擒故纵,哪有人会不认当皇帝的老子的。

一个长在山间的野丫头,也不知道跟她那早死的娘学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一点规矩都不懂……

太后劲头十足,骂了一刻钟才停下来,可心里还是气。

一旁老仆这才敢劝:太后,为了旁人气坏身体不值得。

你说皇帝对那丫头怎么样?

老嬷嬷被问住了,斟酌着道:圣上仁善宽厚,对子女当然不差,但怎么样都越不过您去。

太后这才好受了些,可想到辛柚说走就走的情景,丢了面子的感觉哽在心头,挥之不散。

众嫔妃同样琢磨着这事。

这可是宫中除夕家宴,当众走人可谓前无古人,大概也后无来者。

佑儿啊。贤妃拉着三皇子的手,辛姑娘是你的救命恩人,以后在她面前可不能使性子啊。

儿子晓得。三皇子不解母妃为何还特意强调。

辛姐姐救了他,他当然会念她的好,不然不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贤妃心道辛姑娘连太后都不惯着,不强调她不放心啊。

丽嫔寝宫。

璇公主轻声问:母妃,辛姑娘那样……不会有事吗?

当着父皇、皇祖母,那么多人的面,说走就走了,真的不会被责罚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