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第132节去。陆琰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笑着鼓励她:加油考上。
秦柔气闷:你这么这样啊?陆琰!你媳妇儿我真要考上大学,我就得去广城读书了!
平日里还说最喜欢媳妇儿,恨不得天天缠在我身边,现在我要去外面读书了,你连点依依不舍都没有,还鼓励自己媳妇儿赶紧考上……
陆琰笑着看她,把自己头上的军帽取下来,戴在秦柔的头顶,他说道:今年十二月,广城预备要组建一个海军学校。
秦柔:……所以呢?
如果你去广城岭南大学学习,那我也争取机会去学校进修。
秦柔:?!!!!
居然还有这么巧的事!
那我就去报名参加高考了?!夫妻俩一同去广城学习,还能顺便见证经济开放!!!
陆琰宠溺看着她笑:去!
必须得考上啊,别到时候陆哥去了,你没考上。陆琰刮了刮她的鼻子。
两个女儿还小,陆琰也想趁机会去进修学习,虽然很多大老粗都讨厌学习上课,但他这样原本就出自于军校的军官不一样,他本身的各项知识底子扎实,如今正值壮年,学习对他来说不成问题。
别的不谈,对于军官来说,在学校进修学习的时候会相对自由不少,尤其是对于结婚有家属的军官,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家里,他们在课余时间是自由的。
你这样说让我很有压力。陆琰这么说了后,那她就得一定考上了,秦柔也不清楚第一届恢复高考的考试究竟要考什么。
陆哥陪你复习。
秦柔去报名点参加了考试,她去报名的时候,报名点仍然人满为患,倒也不是报名的程序麻烦,而是大家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留在报名点多多接触考生,大家互相讨论讨论。
这会儿的高考跟以后的高考不一样,是先填报学校志愿,再进行考试。
考试考什么内容?我能考个什么分数?这分数能上什么学校?……这些大家都不知道。
你们填报什么学校?
还有一个月了,来得及复习吗?
我肯定是考不上了,先考着试试,我就填个华清大学和北大!
……
不聪明还在这里跟人家瞎叨叨,真有心考大学的早就蹲在新华书店门口了,各大新华书店都有人员大清早的蹲点守着,就是为了买书。
尤其是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被人抢破了头。
因为之前跟广城出版社那边的人打过交道,秦柔弄到了两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她自己留了一套,送了一套去姐姐姐夫那。
知道陈家有书后,大角村的不少知青来陈家抄书学习,一个人抄录一部分,大家就能凑在一起学。
你要是抄累了就换我来!
这些数学题好难啊!
……
姐夫陈勉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心中觉得温暖又欣慰,他喜欢看见所有人一起积极向上学习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他已经许久没见过了。
陈老师,您是大学生吧,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这道题。
原本就一心向学的汪知青抓住机会向陈勉请教,陈勉给了他不少指点。
陈景华和陈娟娟两个孩子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同样高兴不已,以后咱们也能参加考试!景华,咱们也能考大学了!
小姨,你说得对,果然是要择优录取人才!
小姨,你也要参加考试?
秦柔点点头:小姨先去读大学,景华和娟娟等个一两年考大学。
阿妹啊,你也要去参加高考?得知自己的亲妹妹要参加高考,秦棉的下巴都要掉地上了,妹妹秦柔跟她一样都是山里妹子,以前还勉强读个艺术学校,现在竟然要去考大学?
姐夫陈勉道:你妹妹她这两年认真读完了《十万个为什么》,她的天文地理数理化基础比其他的人扎实多了,她要考,应该能考得上。
真的啊?秦棉惊了,咱们家要出个大学生啊!
陈勉无言以对:你难道没有嫁个大学生?
这可是我亲妹妹……你们这一个个都变成有文化的人,倒把我给落下了,我也得多学学才行。
那是啥书啊,我也认真看看!
阿姐,你也多看看,说不定也能考上个大学。
秦棉摆了摆手:我这个年纪还考什么大学,阿妹你年轻,这会考大学正好。
阿姐,你不知道了吧,我看见有人母女俩一起报名考试呢。
啊?!母女俩一起考?
嗯。秦柔笑着点点头:指不定人家母女俩人还考上一个大学。
这恐怕是一届最特殊的高考,何止是母女一起同堂考试,还有父子、兄弟姐妹……更有师生一起携手走进考场。
不少乡村小学老师也报名参加考试,姐夫陈家这会儿成了个香饽饽,全都围着他请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