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听娘的。白水柳和白立夏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白竹叶有点不想去读书,她只想在家缝衣裳,绣花。
这段时日,没什么农活做,家里吃食也都不必她来帮忙,她便天天都窝在家里头做这两样活,衣裳都缝好了不说,这花儿,白竹叶也绣了第一朵出来。
第296章 慎重(月票1800加更)
虽说不如人家荷包上绣的花样好,却也是有些那个意思了。
这让白竹叶成就感十足,恨不得天天都捧着这些东西,连睡觉的时候都不肯去。
可苏木蓝想让她们去读书,这样的话,绣花的时间也就短了。
白竹叶有些舍不得,但是……
白竹叶想了好一会儿,才跟着点了点头,我也听娘的。
成。苏木蓝见四个萝卜头基本上都没什么意见,咧嘴笑了,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我待会儿了就去学堂和族学说一说这事儿。
然后咱们再去镇上,买些笔墨纸砚什么的回来。
嗯。四个萝卜头点了头。
事不宜迟,苏木蓝便赶紧忙活手上的活,去烤鸡蛋糕,猪油花生酥什么的,等这些活忙完了,苏木蓝便装了一些鸡蛋糕等吃食,领着白米豆先去学堂那一趟。
学堂在韩家庄的村口处,在白家村的南边,离得也不算,跟张家庄差不多。
在学堂那,苏木蓝寻到了两位先生的其中一位,赵启才,赵先生,对其说明了来意。
赵启才三十出头,个子不高,微胖,看着颇为和蔼,上下打量了一番白米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回先生,我叫白米豆,今年七岁。白米豆乖巧回答。
那过了年,便是八岁了。赵启才微微点头,从前有没有读过书,认不认字?
没有去过正经学堂,在家的时候,娘教过我一些字,会背百家姓,若是写的话,也能写一些简单的字来。
晚上在家闲时,苏木蓝会教上一些,但也仅限于简单的字了,复杂的那些繁体,苏木蓝也仅限于看见了会认,写还是不熟练,也不知道下笔时的笔划,不敢深教。
那你写上几个字来看?赵启才铺了一张纸在桌子上头。
白米豆在家的时候,握笔的时间甚少,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上划,这会儿骤然让他写字,尤其当着未来先生的面儿,白米豆还是有些紧张的,握了笔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但还是在纸上端端正正的写上了百家姓的前两句。
还成。赵启才端详了一下那几个字,微微点头,还算整齐。
不过也仅仅是整齐了,并无任何书法可言,不过没上过学堂的孩子,都是如此,白米豆这样,算还是不错的了。
多谢先生夸奖。白米豆笑着道谢。
人也颇为礼貌。
赵启才脸上的笑容顿时多了一些。
这学生,才学是一方面,人品也是极大的一方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往后学生品行如何,往往是会议论到老师头上,读书人讲究清誉,他们也不例外。
尤其往后各种应试,是需要他们联名举荐,倘若人品不行,应试上舞弊什么的,他们这些举荐人也要跟着遭殃。
所以在收学生时,赵启才也是颇为慎重的。
米豆可以入学,这两日便可以先跟着来学堂跟着听一听课,刚好秋收后,也来了三四个,可以一并来教。
第297章 赐字(月票1850加更)
赵启才道,只是,这读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讲究的是持之以恒,倘若只是为面子博前程,一时兴起来读两日,往后见读书苦便不来,那是不成的。
先生放心,我娘说,读书明理,对人益处良多,我听我娘的话,一定会好好读书,绝对不会轻易就不读的。白米豆挺起小胸膛,朗声答道。
年岁不大,这会儿说起话来倒颇为有气势。
赵启才颇为满意,在听到那句读书明理时,心中对这苏木蓝也微微赞许。
寻常农家让孩子读书,无外乎就是出人头地,且为了逼迫孩子读书,时常耳提面命,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全家都指着你这样的话,几乎都已成了口头禅。
像这般读书能明理的话,到是十分少见。
赵启才觉得这苏木蓝虽是寻常农妇,见地却是十分不俗,当下越发觉得白米豆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好学生。
这话说的极好。赵启才笑道,那后日便来学堂吧,学堂是辰时三刻开始上课,到时候别迟了,明日呢也在家准备些上学用的东西。
笔墨纸砚的,现在孩子还小,不必买太好的,能用耐用的就好,书本到时候我会给准备的,其他的东西,等学上一段时日再添置。
是,学生记下了。白米豆应下。
你既是要读书了,需得有字为好,既是往后你唤我一句先生,我便是你的老师,这字便由我来取吧。
赵启才想了一会儿,道,既是你名字叫米豆,米和豆皆是农家所种之物,且处处离不开天降甘霖,你的字便是雨霖如何?
雨霖谢先生赐字。白米豆得了字,十分高兴,急忙拜谢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