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星?苏清之眯眼,陷入了沉思。
和苏清之一同参加考城隍试题的书生,这时候面露诧异,显然被那句‘文曲星’给惊住了。
苏清之转而看向书生。
你们先前不是对这位唔,敢问先生姓什么?苏清之询问书生。
我姓张,长山县人。书生问:敢问先生姓什么?
倒是巧了,我也姓张。苏清之笑着道:字君瑞。张先生唤我一句君瑞便是。
如何敢如此无礼。张生忙道:张公子可是文曲星下凡,这回定会金榜题名。
张先生不是一样。
苏清之和张生开始你来我往的恭维。几位考官没有说话,一副由着他们聊的架势。
不过很快,就被打断了聊天。
黑脸考官道:河南缺一个城隍神。不知你们谁想就任。
苏清之扯嘴巴,露出一抹浅淡得不得了的微笑,显然没想过要接任。至于考试第一的张生,则对到河南当城隍神十分感兴趣。
这不,只思考一会儿,就听张生同意去河南任职城隍。
苏清之耸耸肩,再次问自己什么时候走。
文曲星不多考虑一下?黑脸考官到底舍不得放弃,又问苏清之。
苏清之摇头,却道:还是不了,总感觉不太舒服。
黑脸考官:
彻底没了言语,片刻,只得命令先前领苏清之来考城隍的小官吏,将苏清之带了王府。只出了王府,苏清之就好像做了一个梦一般,幽幽转醒。
此时,苏清之手中正攥着笔,墨水滴落了一地在宣纸上。
苏清之又取了一张洁白如雪的宣纸,提笔开始抄录先前写得有些凌乱的草稿。
苏清之小篆写得不错,最好的却是挥墨行书。
哪怕古代科考没有所谓的卷面分,可是吧,干净整洁字迹工整的文章往往会让人感官更好。
这回殿试便是如此,不出意外,苏清之的成绩名利前茅,只是在定谁是状元时犯了难。
前文点出过,探花郎虽是第三名,却是唯一要求才貌双全的,很不幸,苏清之的才学够了,可是吧,相貌打不过才学更好的。所以就这么着,被钦点成了状元郎。
至于榜眼,是一位年约三十的大叔,模样刚硬,不太像读书人反倒像武夫。
又点了三十名进士,赐天子门生。
随后殿试结束,接下来便是放榜,然后游街。
像‘榜下捉婿’的事情,基本上每次放金榜都会',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