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这次周云镜带着柴熙春,耿金花,马赛英一起来到天京新城,佘老太君没有安排他们的职位,因为佘老太君担心杨鹏忌惮杨家在天京新城的势力,杨家除了九妹没有大的官职,其他的都是大官,特别是杨排风,现在都成了贵妇人,生下一子,到现在还没有提名字,张翔整天笑嘻嘻的,佘老太君也是就在杨排风怀孕的时候就把杨排风接到自己的家里。
周云镜他们走的时候,杨鹏特意交代周云镜,叫杨延昭冬天种菜,还运去大批的玻璃,杨鹏还不厌其烦的教周云镜,直到周云镜学会为止,现在杨延昭家里可不差钱,因为蛋糕一年就让杨延昭赚十多万倆银子,现在又要冬天种菜,马赛英不知道多高兴,周云镜走的时候,杨鹏给杨家的女人,一人一面衣冠镜,在家里的人也有,这让杨家的一帮媳妇高兴的要命。
杨延昭失声一笑,我怎么瞧着,你们不是想跟着我要去北方,而是想去西北呢?冯林的目的被杨延昭看穿,他也不隐瞒,痛快的承认了。少爷,属下确实想去府州。杨延昭食指敲打着额头,低声道:府州是折家的地盘,折家在府州有精兵三万。咱家在府州,只有一支偏师,人数不足三千,还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你们去了能有什么作为。
杨延昭脑子里灵光一闪,你们是想去……话说了一半,冯林和马面二人已经在点头附和了。
杨延昭也明白了二人的心意。杨延昭吧唧了一下嘴,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你们两个憨货,待在本少爷身边不好吗?非得出去吃苦受罪。冯林脸上挤出了一丝苦笑,自从少爷您身边多了一个冷冰冰的家伙后,我们兄弟基本上已经算无所事事了。再这么下去,我们兄弟只怕要生锈了。
杨延昭一愣,莞尔一笑。听到冯林这句话,他也明白了冯林和马面二人心中的想法。冯林说的不错,自从他身边多了一个落叶以后,基本上大部分事情都交给落叶和火山营去做了。交给冯林和马面的,都是一些琐事。基本上,冯林和马面平日里,都是无所事事的混日子。
冯林和马面二人有上进心,杨延昭自然不能拦着。略微思考了一番后,杨延昭让二人扶着他回到了书房。杨延昭修书一封,交给了冯林。拿着这封信,到了府州,有人会照应你们的。冯林拿到信,和马面对视了一眼,两人单膝跪倒地上。
多谢少爷。杨延昭摆了摆手,别整这些虚的,回头我会跟我们的人打声招呼,你们就跟他一起上路吧。冯林把信踹在了怀里,和马面一起向杨延昭施礼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书房。
杨延昭瘫坐在书房的简易沙发上,骂了一句。没良心的东西,放着好好的福不享,偏偏要去受苦,贱皮子。杨延昭在这里相熟的人不多。冯林和马面算两个。偏偏这两个货不愿意待在他身边,反而选择去西北。这让杨延昭很恼火。贱皮子……
杨延昭又骂了一句。柴熙春的脑袋从外面伸了进来,眨巴着大眼睛盯着杨延昭。郎君,你骂人了?说话间,柴熙春脸上带着喜气,双手背在身后,俏生生的进入到了书房。
杨延昭撇了柴熙春一眼,心头的火气消了大半。有柴熙春这个大美妞在,足够了。冯林和马面两个憨货,随他们去吧。杨延昭伸直了腰身,坐正以后,淡然道:没骂人,我骂的是狼心和狗肺……
柴熙春眨巴了一下眼,不明白杨延昭话里的意思。不过,这并不妨碍她给郎君一个惊喜。郎君,你闭上眼。杨延昭一愣,脑子里一转,明白了柴熙春要做什么。缓缓闭上了眼。
柴熙春从背后取出了一个竹篾编制的篮子,篮子里装满了瓜果蔬菜。柴熙春把篮子摆在了杨延昭面前,笑眯眯的说道:郎君,可以睁开眼睛了。杨延昭睁开双眼,瞧见了篮子里的瓜果蔬菜,假装很震惊。顶花带刺的大黄瓜……昆仑紫瓜……芥菜……大桃子……温室大棚成功了?
嗯~柴熙春激动的点头,妾身也没想到,古籍上记载的温室大棚真的有用。居然真的能够在冬日里培养出绿菜和水果。温室大棚的成功,在杨延昭预料之中。毕竟,他提供给柴熙春的是成熟的温室大棚技术。有成熟的技术支撑,不需要柴熙春去摸索多少。只需要备全相应的材料,按部就班即可。
不过,杨延昭还是赞叹了柴熙春一番,这可都是你的功劳,若不是你坚持不懈的努力实验,温室大棚未必能成功。柴熙春腼腆一笑,妾身不敢居功,这都全仰仗郎君的指点。你我夫妻二人,就不要互相追捧了。杨延昭迟疑了一下,问道:柴熙春,温室大棚你弄了多少,若是多的话,每日里挑一些,给岳父岳母、呼延伯父、沈师、赵相公,送一些过去。
柴熙春甜甜一笑,这个郎君放心,妾身种了两百顷,供他们吃一冬没问题。两百顷?!有问题吗?柴熙春歪着脑袋,眨巴着大眼睛,瞧着一脸愕然的杨延嗣。杨延昭摇头笑道:会不会有点太多了……柴熙春掰着指头计算了一下,给了一个很中肯的答案。不算太多,除却了送出去的,剩下的,也只是勉强供给汴京城十分之一的酒楼而已。
杨延昭挑眉,你打算把温室大棚当成一种生意做吗?柴熙春眨眼,难道不是吗?杨延昭微微摇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他当初让柴熙春建造温室大棚的目的,只是想冬日里吃一口绿菜,没料到柴熙春把这当成了一桩生意。还种那么多的地。
不得不承认,柴熙春在做生意方面颇有天分。在温室大棚培养出了绿菜以后,她就已经联系了不少酒楼。并且和酒楼洽谈了合作关系。短短三日时间,温室大棚里的蔬菜已经摆上了汴京城十分之一的酒楼的饭桌。八王爷收到了干女儿女婿孝敬的绿菜以后,第二天就派遣了府上的工匠前来学习温室大棚技术。
却被柴熙春粗暴的赶了出去。沈伦在收到杨延昭孝敬的绿菜以后,修书了一封。他先是表示领受了杨延昭的一片孝心,然后劝解杨延昭,要一心为国事,不能把心思都放在贪图享乐。赵普收到绿菜后,表现的很粗暴。
直接派遣了两个婢女过来,守在温室大棚外面,每日里按时采摘最好的,给他送回去。杨家的温室大棚。瞬间在汴京城火爆了。皇宫宫城内。
赵恒吃着暖房里出产的瓜果,从中挑了一些不符合自己胃口的。王大伴,这昆仑紫瓜不错,你派人挑选一些,按照往年的惯例,给各位卿家们送去。王继恩面色有些为难,官家,送多少?赵恒一愣,摆手道:按照往年的惯例送吧。王继恩迟疑了一下。
陛下,老奴觉得,今年不如就不送了吧。赵恒瞪眼,这可是难得的施恩的机会,他怎么能错过。瞧着王继恩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赵恒皱眉问道:难道是暖房出了问题?王继恩苦笑着摇头,官家,您整日里忙于朝政,有些琐事您或许不知道。今冬,各家府里根本不缺少绿菜吃。赵恒愕然,到底怎么回事?
王继恩回禀道:今冬,杨延昭捣鼓出了一个叫什么温室大棚的东西。这东西能在冬日里中出瓜果蔬菜,和宫中的暖房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老奴观察,这东西似乎耗费的银钱并不多,所以杨家栽种了足有两百顷的瓜果蔬菜。眼下在汴京城,只要多花一些银钱,就是寻常百姓,也能在这冬日里,吃上一口绿菜了。赵恒站起身,在龙案前踱步。
半晌,他开口道:传一道口谕给杨延昭,让他献上此技艺。王继恩低头,低声应了一句。诺!……
杨府别院,杨延昭听着宫中传口谕的太监的话,有些发愣。假装不知道一样的说道柴熙春,咱家什么时候有能在冬日里种出瓜果蔬菜的技艺了?柴熙春陪坐在杨延昭身边,轻声笑道:你平日里忙于军务,不管家中的琐事,所以你不知道。柴熙春那个丫头,在入秋的时候,弄了一个叫温室大棚的东西,能在冬日里种出瓜果蔬菜。
杨延昭一愣,摇头一笑,难怪近日饭桌上,总有几道绿菜吃,我还以为是陛下赐下的……笑过之后,杨延昭有些踌躇,既然这东西是柴熙春那个丫头弄出来的,那么这技艺会不会是八王爷的东西。陛下让我献上此物,怕是于礼不合啊!柴熙春浅笑道:妾身打听过了,这东西是大郎在一本古籍上找到的,算不得八王爷的技艺。
杨延昭点头,如此甚好。杨延昭回到书房内,修书了一封,叫了一个亲兵,让他把东西送到杨德政手里。亲兵骑上快马,赶到了会馆,把信件送到了杨德政手上。杨德政阅信的时候,石头就站在一旁。石头看完了信,拍桌。这简直就是明抢!杨德政莞尔一笑,明抢,这是皇帝的特权。
放下了手里的信件,杨德政对石头笑道:明日,你把温室大棚的技艺,整理一下,派人去别院,送给我爹。石头心有不甘,郎君,咱们真要把这东西献出去吗?杨德政无所谓道:一个温室大棚而已,还不至于跟皇家翻脸。但是他们没有玻璃想都没有用,要买玻璃还要到我家鹏哥哪里去买,好在我们的玻璃不要钱,要是要钱的话,还不知道要多少钱。哈哈。我们就是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