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五章 在翰林院为张居正设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b></b></div>陛下!

张四维这时不得不站了出来,道:徐阶所言完全就是对臣的攀咬与污蔑!

臣请陛下明鉴,臣并没有这样主张过,也未说过事归六部、言归科道这样的话!

在场的公卿和翰林国子监的清流们,皆不由得对张四维侧目而视。

他们当中,不少人还是支持事归六部、言归科道,而实现以公论议政的模式的。

毕竟这种主张听起来的确很好,使人人都可以不用担心被一权臣压迫,而能更轻松自由些,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代表一种公论,似乎自己也能参与朝政。

但现在张四维却因为徐阶这样说,而矢口否认起来。

也就让天下之决议从于公论的官僚士子们倍感失望,他们不仅仅是失望张四维否认支持事归六部、言归科道,也失望张四维是因为害怕皇帝怪罪而矢口否认。

徐阶这时冷笑起来:那不然,次辅的主张是什么?

张四维没有回答。

告诉他。

朱翊钧这时吩咐了一句。

张四维这才不得不道:自然是以元辅的主张为主张。

徐阶再次笑了起来:但太师没在遗书里提什么主张,只提到人要有所主张,而不能随波逐流。公是未认真看吗?

张四维:……

陛下,臣认为,徐阶之言很失偏颇,愿从于公论,使事归六部诸司,而清静无为的未必不是良臣;

徐阶不过是自己无德,而落得如此而已!而不能说,清静无为且从于公论的大臣皆是道貌岸然之辈。

少詹事赵志皋这时反驳起来。

徐阶笑了起来:到辅臣这个位置,真的能做到有德而无为,公真信乎?

难道公之亲友门人乃至家奴,未借公之势求利寻财,而主动为公之清名克己复礼?

公要想亲友门人乃至家奴真的能做到管束自己,为自己清名而不得求利寻财,只怕公得有敢得罪亲友门人乃至家奴的魄力才行吧?

但若是如此,还有何人愿传扬公之清名,只怕最轻,也是说公迂阔而不近人情,刻薄且寡恩吧?

赵志皋红着脸道:家风若正,族人自然皆正!若只与君子为友,门下自然也皆为君子!你何必把自己对家人疏于管教对自己疏于约束的过错,推诿于天下人皆是如此!

实际上,我清流大多皆是持正者,既重家风也重交友,而不会自甘堕落!

徐阶则看向了朱翊钧:陛下,此公之言,罪员无法辩驳,罪员也无法证明他是在御前信口雌黄,还是真的是井底之蛙;

但罪员告诉陛下一个事实,陛下大可去翻皇明以前历朝史册与文臣笔记。

里面记载的大多数文臣,多数被赞扬清廉持正,家风严,对自己也约束的严,而只有一两個奸臣;

可若是只有一两个奸臣,又怎么会亡国?

难道天下文臣皆是对奸臣畏惧的不敢直言不敢抗争之辈吗,皆是懦弱之辈吗,可若皆是懦弱之辈,又怎么约束宗族族人与门人朋友,怎么算得上是清廉正臣?

所以陛下若信他的话,认为能到辅臣位置且崇尚清静无为的是真圣人,后人只怕只会将亡国的责任归咎于陛下!

毕竟后人也无法在史册上看出当时的辅臣有任何不对之处。

但若陛下用的是敢为之人为辅臣,哪怕最后亡国,后人也会知道这亡国不能只怪陛下一人,甚至都不会怪陛下,而只怪这辅臣执政不当。

……

陛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罪员自知罪孽深重,已不能苟活于世,何况罪恶昭彰,已难以掩饰。

所以,罪员此时不可能撒谎,毕竟臣还是靠此让陛下下旨免臣凌迟酷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