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大明武德充沛,却以仁政胜利!(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宋给谏这话是不是怀疑我们克扣了工钱?

陈子銮听后直接问了起来。

宋应昌道:我是有权问问的。

陈子銮则道:大帅说了,要把他们当狗奴才一样对待,不用太好,所以我没为他们申请工钱,只给他们申请了吃食,且所供吃食,皆只是按照能刚好满足干重活所需安排的,至于用了多少物资,我可以带给谏去查。

这也太不仁道了!

只把倭人当下三等奴才一样对待,这样如何能久据此地?

宋应昌听后颇为不满起来,当即质问起陈子銮来。

他倒也不是圣母心泛滥,只是从大明需要长久驻兵于倭地,而保证倭国不继续频发战乱的长远战略来着想,所以才这么问了起来。

陈子銮道:我们只按照大帅的吩咐办事,给谏如果觉得不妥,直接上本就是。

宋应昌听后长呼了一口气:这样的确不妥!

两位天朝上官,请恕老僧冒昧打扰,因见贵军如此善举,故作为佛门不能袖手旁观,所以才代表平户云光寺,愿捐十万两银粮助军,还请上官们收下。

这时,一倭僧走了过来,朝宋应昌和陈子銮鞠躬行了一礼,然后就在看见大量倭人已经在认认真真的运土运木建造港口时,就不由得感叹道:贵军真的是仁义之师啊!

宋应昌颇为不理解,问道:大师何以这么说?

陈子銮也好奇地看了过来,且口里喃喃念道:十万两,倭地是真的不缺银子。

这倭僧就继续用大明官话回道:能让这么多原本只能饿死或变为盗贼,而毁寺掠商的倭人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难道不是仁道之举吗,至少本藩诸大名没有这样做这样的仁道之事,而只知穷兵黩武也!

本朝天子乃可追尧舜之仁君,慈恩博大,自然是见不得天下生灵为载道饿殍的。

驻倭天军也是秉承圣意,故不忍见倭民饿死啊!

另外,贵寺捐粮,本给谏也会报于天子知道的,吾皇仁德,想必听后会大为欣悦,而赐封大师法号。

宋应昌立即毫不犹豫地朝北拱手说起朱翊钧的好话来,且开始暗示这倭僧继续掏银子。

上官既这么说,敝寺愿再捐五千石粮助军,以成善德。

这倭僧也就如此回道。

宋应昌大笑,且问道:不知贵寺在何地,鄙人见大师也是翻过筋斗之人,不如让鄙人有个探讨佛理的机会?

这倭僧没想到宋应昌还赖上了自己寺庙,也不敢拒绝,只好笑着答应,且带宋应昌来了自己寺庙。

宋应昌在来到云光寺后,就通过与这倭僧闲聊得知,原来这倭僧还认识曾是北九州霸主的大友宗麟,且知道大友宗麟已经出家,法号为休庵宗麟。

宋应昌则因此对这倭僧说:大师可告诉他,皇明天朝来倭只办三件事。

敢问哪三件事?

止戈、安民、德教!

宋应昌回答了起来,且道:故只要他们这些大名愿意做到这三件事,本朝会帮助他们阻止岛津家或正崛起的羽柴秀吉对他们的征服。

这倭僧听后点首,就道:请放心,小僧必带此话给他们,促成此功德,而少屠戮。

。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