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谢晦吾被请到了书房,等了许久,才见着百里长安款款而来,当即起身相迎,长公主?
丞相有事不在宫中商议,怎么想起来我这公主府来了?百里长安拂袖落座。
紫嫣旋即奉茶。
宫中人多口杂,终是不方便多说什么。谢晦吾叹口气,老臣为何过府,其实长公主心里都清清楚楚。
她是什么人,谢晦吾还不清楚吗?
先帝深谋远虑,选出的摄政之人,能是简单的角色?
狐狸窝里出来的狐狸,不可小觑!
来为定王求情的?百里长安问。
谢晦吾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满朝文武,议论纷纷,长公主若是执意要杀,恐叫人以为,您是为了皇位之争,而公报私仇。
这么说来,丞相还是为我着想?百里长安浅呷杯中茶,倒是误会了。
谢晦吾摆摆手,老臣不敢说,完全于公,到底也是存了点私心。眼下朝堂逐渐稳定,时局渐明,若是再有波澜,恐伤国之根本。
丞相为国为民,我这厢甚是感动,只是按照大昭律法,谋逆造反本就该株连九族,三司会审,证据确凿,容不得他抵赖。百里长安放下手中杯盏,若是如此,都能免于一死,让百姓如何看待皇室?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大昭律法?
谢晦吾哑然。
丞相,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百里长安意味深长的睨着他,难道说,到了我皇家,这一切就都不作数了?
谢晦吾张了张嘴,可是定王……
我知道,丞相惜才。二皇兄文武双全,当年父皇还在,便是颇为器重,年年狩猎,二皇兄都拔得头筹。百里长安仿佛陷在了回忆里,那时候的二皇兄,人品贵重,文武全才,比大皇兄更得父皇青眼。
谢晦吾半垂着眉眼,帝王的这几个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从最初的蹦蹦跳跳,到最后的魑魅魍魉,各自肚肠。
皇位之争,素来残酷,也……从来没有无辜之说。
我打小便喜欢跟着诸位兄长,宫里宫外的到处跑。诸位皇兄对我颇为照顾,父皇为此还训斥过多回,总说外头不安全,我却还是不知死活。百里长安扶着桌案,徐徐站起身来,丞相,本公主不是无情之人,杀的不是你们的定王,是我的二哥哥啊!
谢晦吾哑然。
那是我的兄长,我的二哥哥。百里长安立在窗口位置,他当年猎的第一只狐狸,做了我大氅的毛领子,我珍藏至今,现在……还在库房的衣架子上挂着,日日有人打理。
谢晦吾垂了一下眼帘,既如此,长公主何必非要置他于死地?
他是个好兄长,但是不会良臣。百里长安回眸看他,谋逆之罪,其罪当诛,这是铁打的规矩,谁也不能破。
谢晦吾凝眉。
不过,丞相此番倒是勾起了我心中的回忆,定王之罪,且容我再三思量,明日早朝再论。百里长安的指尖,轻轻敲着窗棱,发出细微的笃笃声。
直到出了书房,谢晦吾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来了个寂寞???
话,都让百里长安说了?
相爷?三斤低低的开口,您劝了?
谢晦吾摇头,没来得及开口,话都让她说完了。
那长公主答应了,要饶定王一命?三斤又问。
谢晦吾:……
说了吗?
等于没说。
相爷,您怎么了?见着谢晦吾愣怔,三斤挠挠额角,实在是不解,您什么都没说,却把事儿给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