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小狸躲在骡车下面,还是我把他弄进去的。
史丁忽然开口,甲乙丙一齐瞪他,你不说话会死吗?
史丁摸摸脑袋,他没有说错啊,瞪他干嘛?
因为离得不远,华静瑶没有坐车,主仆几个溜溜哒哒往昭阳小筑去。
华姑娘?真的是华姑娘!
身后有声音传来,几人回头,寻着声音望过去,只见路边的一座茶楼的窗户里,伸出来两颗熟悉的脑袋。
张十二少和巩六。
华静瑶冲着他们点点头,正在这时,那窗子里又挤进一颗脑袋,正是骆仵作。
华姑娘,老秦也在,今天他请客。
巩六话音刚落,华静瑶已经走进茶楼。
她还没有忘记,他们几个还要一起查沈逍呢,虽然遇到一点点挫折,可是不能知难而退。
秦崴果然也在,华静瑶有些奇怪,问道:你们不用上衙吗?
没等秦崴开口,巩六抢先说道:秦家别院出事了。
出事?华大小姐瞪大眼睛,问道,出什么事了?
秦崴轻声说道:今天早上,在别院的一口水井里发现了一具尸体,而那具尸体并非是别院的人。
尸体?哪座别院?华大小姐吃了一惊,秦家在甘石桥有两座别院,一座与昭阳小筑相邻,别一座则是在凤阳书院的后山上,也就是张家那座别院旁边。
就是你家旁边的那座。巩六抢着说道。
华大小姐原本正要去昭阳小筑,现在听说发现尸体的别院就是昭阳小筑相邻的那座,她顿时兴趣大增,极不厚道地对秦崴说道:既然尸体是在你家别院发现的,所以你要避嫌,索性在这里喝茶?
秦崴含笑点头,指着骆仵作说道:他也要避嫌。
为什么?华大小姐好奇地问道。
骆仵作无可奈何,道:因为那个死者是我家的亲戚。
啥?华大小姐又一次张大了嘴巴,这是巧合呢还是巧合呢。
她回忆了一下,整整十卷骆英俊探案录里好像没有这个案子,井中深尸的案子倒是有三个,可是似乎和这个不一样。
骆家的亲戚?近亲?远亲?华大小姐问道。
近亲,是我的表哥聂元慎。骆仵作说道。
华静瑶倒吸一口凉气,难怪骆英俊没有把这个案子写进书里,那个死者是聂元慎,那当然不能写出来了。
聂元慎,太仆寺少卿,平安侯的弟弟,庆王府女婿,郡主仪宾,同时也是建明伯府老夫人的亲侄儿,骆仵作的表哥。
这的确是骆家的近亲,很近的亲戚。
而这位的身份既是勋贵又是皇亲,还是朝廷命官,他的案子也的确不适合写进话本子,让世人围睹。
华静瑶又看向秦崴,问道:那么现在这个案子是由黎府尹亲自督办?
不,是大皇子在办。秦崴说道。
华静瑶松了口气,既然办案的是大皇子,她就能跟着看热闹,可若是换成黎府尹,她就只能听结果了。
她堆起一脸假笑,亲手给秦崴倒了一杯茶,说道:秦大人,讲讲吧。
秦崴一脸的无奈,谁遇到这种事都只能无奈了。尸体是在自己家里被发现的,而自己还要因为这个案子在这里闲喝茶。
今天早上,大厨房的下人去打水,发现井里有人,打捞上来之后,却无人认识。最后还是小常管事认出来,这人是聂元慎。
小常管事以前见过聂元慎?华静瑶问道。
秦崴道:常家原是罗太夫人的陪房,早就脱籍,子孙中还出了两个秀才,但是常家每一代都会有人留在秦家做事,小常管事十二岁便进府了,一直都在九芝胡同,前年才来到别院做管事,他从小就跟着我们兄弟进进出出,京城里各家各府,他大多都能混个脸熟。
华静瑶又问:聂元慎和你们家的关系如何,或者是平安侯府与你们的关系如何?
华静瑶没有问庆王府,因为庆王府与秦家之间是什么关系,整个京城全都知道。
当年德宗皇帝和胞妹,也就是那位做过秦家宗妇的老公主,就是庆王府救下来的。
如今宫里的一家子,连同秦家嫡房,全都是那位老公主的后人。
秦崴摇摇头:至少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和平安侯府没有交情,算不上通家之好,逢年过节送送年礼,也是因着骆家的关系。
秦家和骆家是通家之好,而平安侯府聂家则是骆家的姻亲。
华静瑶又看向骆仵作,道:骆仵作你请节哀。
骆仵作挥挥手,咧开嘴笑了笑,顿时变成开花馒头:我和他虽是表兄弟,可是也没啥交情。
他有啥可节哀的,他和聂元慎又不熟。
在平安侯府的人看来,建明伯府这一家子全都不靠谱,没有一个争气的,人家和他们打交道都嫌丢人。
有一年,我跟着两个哥哥去平安侯府拜年,恰好宫里赏了一堆东西,我那时还小,指着其中一盏灯说这灯我家也有,结果就被人嫌弃了,我家那灯是我家自己买的,人家那灯是圣上赏的,不一样。后来我做了仵作,过年的时候,他们家的几个孩子看到我就远远避开,我傻乎乎地拿着压岁钱给人家,人家都不要,说是家里大人说了,一定要好好读书,否则就要像我一样去做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