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芙又想到柳晏清说的那些话,她觉得自己不会后悔。
也说不出什么缘由,就是一种直觉,直觉柳晏清是一个内敛,却把温柔和担当都刻在骨子里人。
张晓芙想到此,眉眼间不觉又染上了笑意。
张晓蓉:……
男色惑人。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17 17:57:25~2022-06-18 19:02: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慧子 20瓶;武林外传我的爱 5瓶;书呆、酱酱酱酱酱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6章
你说什么?县尊的侄女?
卫氏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看了柳晏清一眼,又去看旁边的柳渔。
柳晏清也知这亲事提得突然,不免有些赧然。
柳渔倒是想了起来, 绣庄开业第一日,张夫人带着三个姑娘来的,最小的那个是亲生女儿,大的两个是侄女。
柳渔还真有印象,当下问柳晏清:张夫人似乎有两个侄女,是大的那一个吗?
柳晏清并未见过张晓蓉,也不知谁大谁小, 便道:约莫十六七岁模样。
柳渔就笑了起来,转而与卫氏道:大伯娘,如果县尊家就两个侄女在这边的话, 那么大哥说的那姑娘你应是见过的,咱们开业那日跟张夫人一起来的,瞧着性子颇温柔的那个。
柳渔这么一说,卫氏一细想, 还真有印象。
时间虽已经过两月余,然而那是县尊家的女眷, 又是铺子里第一拨顾客,卫氏又怎么会不记得, 看着柳渔, 与她确认道:是买了一套细布衣裳,尺寸略大了些, 她说自己改几针的那个?
柳渔笑了起来:估摸着就是她。
这一下连卫氏都心生欢喜之意了, 如果是那姑娘, 那真是极好的。
这喜意才上来, 又不免踟蹰,卫氏看着柳晏清,县尊的侄女儿,真能嫁到咱家?
不是卫氏低看自己儿子啊,那张晓芙,卫氏细回想,生得也颇不错的,这样的姑娘,又有个做县官的叔叔,要找个有前程的后生还是不难的,怎么会选了晏清。
她心里一时转过好几个念头,是姑娘家自己看中晏清了,还是别的什么?
不好无端去揣测,便看着柳晏清,等他答话。
柳晏清揉了揉鼻梁,道:张大人倒是开诚布公与我谈了一回,除了对我颇认同,其实还有两个原因。
卫氏和柳渔便都望着他,等下文。
这其一,咱们家开了这绣庄,大人是觉得咱们家境至少是殷实的,张姑娘嫁过来,日子应该好过。
卫氏就点头,绣庄开了两个月,她们家的生活比之从前,确实是上了不知多少个台阶,这还是没有底蕴,积年的开下去,有个三五年的积累,恐怕也能成为这县里的富户之一。
这其二,娘曾往后衙送过一回衣裳吧?
还和自己有关?
卫氏有些懵的点头:是去过一回,刚开业咱们不是送了红票嘛,张夫人那回来定了衣服,后边是我送去的。
柳晏清道:就是那回了,夫人与大人提起,觉得您性子颇好,是那时候动了把侄女许到咱们家的念头。
所以他这婚事,是娘和妹妹开的绣庄有实力,娘的性子好,瞧着好相处,这样凭空掉下来砸到他头上的,他自己本人,倒像是个搭头。
柳晏清现在说来,也觉想笑。
柳渔已经先笑了出来:大哥,你们这位张大人还挺有意思。
能把事情这样明明白白摊开来说,也是个妙人物。
可正是因为张县令说得坦诚,柳晏清才能接受得这样快,而卫氏虽听得懵了懵,过后也是疑虑尽消,失笑起来。
卫氏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更能理解那位张大人和张夫人的意思,家境殷实不会吃苦,婆婆良善日子平顺,加之卫氏自己也知道,长子其实生得颇好,除了不是官身,也算是能文能武,身上是挑不出一点岔子来的,这张大人和张夫人倒是真心替侄女打算的。
如此看来,也是极为匹配的一桩姻缘,卫氏就笑了起来:这姑娘若嫁到咱们家,那日子定然是舒心的。
她顿了顿,道:不过,那姑娘自己愿意吗?
这话问到了。
让柳晏清想起刚才和张晓芙在园中相见的情景来,唇边隐隐现出些许笑意,点头:应该是愿意的。
这话叫卫氏瞧出了端倪,她凑过去:你见过那姑娘了?
柳渔已然笑了起来,打趣道:我猜大哥不止见过,还颇喜欢那位张姑娘。
不喜欢都不会应下这亲事,不喜欢也不会这么痛快,张县令前脚才提,他都不等下衙,后脚就告假归家,把事情给卫氏说了。
柳晏清给柳渔说中心事,也不反驳,只笑一笑,算是默认了。
这一下可把卫氏乐坏了,笑道:好事好事,我们家这铁疙瘩可算逢春开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