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人家的姑娘,差不多这个时候已经定亲了。
苏大娘也有此方面的意向,过了元宵佳节,苏家的门槛差点就被媒婆们踏烂了。
十里八乡,基本上有出息,或者有自信的人家,都有请媒婆上门提亲。一时之间,媒婆们齐齐上阵,口生莲花。让苏大娘几乎挑花了眼。
阿母别急。苏清之哭笑不得,二姐才多大,不过十五,急着定下婚事太过匆忙,儿子总觉得不好。一辈子的大事,总要好好琢磨,精挑细选才是。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早早定下,也好过以后挑花了眼。苏大娘不太赞同的摇头:自家人知晓自家人有几斤几两重。苏家在三合村,勉强称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早早选好,花几年的功夫培养感情,等到十八出嫁,到时有我儿在,二娘子日子不愁难过。
娘家可靠,唯一的弟弟又有出息。要是这样,苏二姐的日子还过不好,那就白瞎了她那泼辣爽利的性子。
那阿母慢慢挑选。苏清之默了默,到底还是道:仔细一些,不求男方有多大的本事,却要知礼敦厚老实。简而言之就是,要苏二姐制服得了的,不要反过来能够制服苏二姐的。
苏大娘点头连连称是。
苏二姐端着装有针线的簸箕进屋,眉目间带着一分伶俐。
阿母,我觉得小弟说得有几分道理。苏二姐一点儿不见害臊,款款而谈道:现在提亲的,有几个是真好的。不是家境不好,就是人品不好,再者家境好的人品也算不错的,又长得太丑。我真心不喜欢。
女儿家家,说这些也不嫌害臊。
苏大娘没好气的翻着白眼,简直懒得说苏二姐。
这女人泼辣归泼辣,可做事麻利就成。问题是,苏二姐做事情倒是麻利了,但是吧,就苏二姐那破脾气,还真不好说亲。在苏大娘看来,就得找个老实本分的,才是适合的。
问题是
苏二姐这臭妮子,不喜欢老实本分的。
毕竟在苏大娘看来,一般老实本分的,本身就长得不咋地。
明儿别出去野了。留在家里好好养着。苏大娘突然道:当初你大姐和秦村定下婚事,也是在家里养着的。
苏二姐:我不做事,哪里来的银两供小弟上私塾?
那个二姐。苏清之很是无奈的道:我上私塾的银钱早就准备妥当了。
苏二姐连忙说道:小弟准备的,是小弟准备的。我准备的是二姐的一番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