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2页(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竹刻在徽州常常会被忽略,其他三雕的名气太大,历史又长,可循踪迹又胜于它。但实际上,竹刻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明清时,徽州新安文化传播影响甚广,徽派竹刻也尤其出名。只是后来手工逐渐没落,徽派竹刻也几乎要失传,虽有几位大师匠人力挽狂澜,但却再没了跟嘉定金陵一较高下之意。

梁舒简单介绍了两句,说:刻竹先磨刀,磨刀先辨石。刀对竹人来说是没有定式的,单凭心意自己做。当然这些对你还太早。你现在只要会用圆头平头就差不多了。

程汀似懂非懂,梁舒明白讲多了也没用,直接将打磨好的刀具递给她,早功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用刻刀在竹片上刻字。先临摹后刻字,先落笔后手法。

现在初期对她的要求只要会下笔能刻出东西来就行了。

梁舒拿出几个约莫五公分的纸片和复写纸,依次盖在竹片上,接着取针笔递给程汀。

你是初学者,也没有美术功底,初期用复写纸就算是临摹了。注意不要漏掉笔画。她握住程汀的手,描了个偏旁做示范。

描完后,可以用火稍微烤一下竹片,确保待会儿的雕刻过程中墨水不会掉。梁舒声音沉稳,再然后就是取刀。

她将刀袋平摊开,选出五六把来,给程汀展示着:平口斜角割线刀,平面朝内,之后将其他竹皮铲去,字形凸起,这就叫做留青刻法。

这行讲究的是手上的劲儿,用刀要匀,切忌过大,从外向怀中刻,避免走刀。

梁舒握住刀,控制速度在竹片上行动着,很快就将墨水部分全部剃去。

临摹、割线、铲底、挑腹、刮面,整一套是嘉定留青竹刻的手法,用来熟悉整个徽州竹刻却是再好不过。

梁舒是头一回做老师,教人刻字,每一步都讲得尽量详细,力图让程汀听懂。

竹刻就八个字多看、多刻、多学、多想,听得再多也不如亲手一试。

程汀尝试自己上手,梁舒也取了竹片开始自己的早功。

时间飞快流逝,直到魏宇澈再度懒洋洋地翻过矮墙,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程汀一惊,刀口一颤,便在竹片上留下道明显的深口。

梁舒见怪不怪,她动得晚,却早已完工,在一边悠然自得地翻着书看。

少爷,说了多少遍,走门。梁舒边说,边去看程汀,教育说,竹刻就是这样,一刀行错,功亏一篑。想了想又补上一句,跟做人一个道理。

魏宇澈笑了声,看出她为了维持良师人设所做出的一些努力。

梁舒瞪他:愣着干什么,真当自己是少爷呢。

魏宇澈不紧不慢说:这不是下着呢吗?

梁舒低头:早功就到这儿,去叫溪溪起床吧。

程汀哎了一声,将刀放回匣子里,好奇地问:魏老师也是来早功的吗?

他?梁舒嗤了一声,他另有任务。

程汀没听明白,直到领着溪溪出来,看见魏老师换了个碎花围裙,端着小菜和早点放在饭桌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