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 第105页林承一惊。
皇帝慢慢说:比起女子涉政这样的理由,朕却更觉得,南国是因科举而亡,因世家颓靡而亡,因战乱而亡,因太子羡闷死而亡……能用的理由已经很多了,就不必再加一桩了。
林承抬头。
隔着幽火,他问皇帝:臣无他意,只请陛下提防公主野心坐大。
皇帝颔首:朕知道你的意思,子继起来吧,坐下来吧。先皇后若是知道你现在动不动要跪朕,怕也要伤心。
林承闻言,面有哀色。先皇后是他亲妹妹,在他和皇帝筹谋的那些年,皇后已经亡了很多年了。皇后之位悬空至今,纵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再未立过皇后。
可是林承也怕太子的位子会不保。
太子性柔,一贯不讨皇帝喜欢。可是太子身上有林家的血脉,流着世家的血。这样的性格加上这样的血脉,世家与皇权长久绑定,天下才会稳固。
皇帝已经转过这个话题,侧头去看兴庆宫外的民间街巷上的烟火。
他笑着和林承说:你记不记得天历二十一年的时候,我和你也曾来长安,看那年的那场灯盏。当时我们站在人群中,隔着很远看那个戴着面具的太子羡……
他有些伤怀道:竟只见过那么一面。
幽火扑朔,热气喷来。
一丛灯照过来,飞扬的火星将徐清圆吓一跳。她抬起头,惊愕地看到晏倾提着一盏栀子灯,站在小摊前,垂着眼看她。
他穿着青色文士袍,袍摆宽大曳地。他额上有汗,颈上也有汗,唯有睫毛浓长,眼中星火熠熠,正望着她。
徐清圆手中笔一颤,她禁不住站了起来,和他隔着小摊对望。
晏倾道:我来晚了。
徐清圆看着他:你……出汗了。
晏倾嗯一声。
而徐清圆看着他,不知道他是找她找的出汗,还是此时此地的人太多,他因紧张而出汗。可他站在这里,她心中便升起烟火,升起欢喜。
旁边有人急匆匆走过,叫嚷着:公主殿下在发钱,只要我们给晏倾写祝福,钱就给我们了,快去快去!
有人问:谁是晏倾?
便有人骂:你不是长安人吧?连晏少卿大名都不知道?大理寺少卿断案无疑,还是‘长安双璧’之一,戏文上都天天讲的。
有人恍然:那必是很英俊的郎君了。
说话的人自豪笑:那是自然。
只闻君名,不见君人。
似乎世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似乎世人都喜欢关于他的传说,但是没有人认识他,没有人见过他。
徐清圆从小摊后起身,一步步走向他。她听着那些人着急去见公主,着急去嘱咐晏倾,可是晏倾站在这里,目光温润,君子如玉,只有徐清圆认识他。
火光漫漫,徐清圆慢慢走向他。
他低头看她,解释:公务繁忙,白日出不了皇城。夜里的时候……我去找过娘子,娘子当时已然不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