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主带走后我成了祸水: 第111页太女平静地回答:我是太女。
因为她是太女,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迎合她的喜好,她何须去考虑那种情况下自己该如何?那是对方该考虑的事。
秋兰溪眨了眨眼,还算满意她的回答,太女是想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是后宫三千她其实都不在意,只要她不恋爱脑就可以。
不过您说得对,儿臣会再好好考虑这件事的。太女微笑着补了一句,她好奇问,母亲当初跟母皇有因为婚事争执过吗?
太女在确定后便被过继给了燕清黎,所以她也能称秋兰溪一声母亲。
秋兰溪闻言,猜到太女与那个人大概产生过关于婚后生活的争执,她问:争执什么?
就是……太女咬着笔想了想,才说,让你放弃权利回家相妻教子。
许多女官在入朝为官后都会逐渐面临这个困境,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不婚不育主义,婚恋的选择便因此尤其重要,毕竟在这个时代传宗接代是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放弃的东西,秋兰溪说,对我而言,我的事业更重要。
可如果不愿意放弃的东西对另一个人来说唾手可得,那又有什么意义?太女下意识说,我是大宁未来的帝王,他想要的,多他一个,少他一个又有什么区别?
太女似乎很困惑:又不是每个人都像母亲您一样,失去了是大宁的损失。
一个人有自己不愿意放弃的坚持,便已经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了,燕清黎不知从哪走了进来,观念不同,不必强融,只要可以为之承担相应的责任。
母皇。太女朝她行了一礼,才重新坐下,可儿臣有能力做到去强融。
那你可以去。燕清黎并不强求储君一定就得与自己观念一样,但我希望你不要将对方的牺牲都视作理所当然。
嗯?太女有点不能理解,权贵者高高在上,理所当然的拥有着一切,她足够聪明,却也早已习惯了享受别人的付出。
她认真思索片刻,才点头道:理应如此,若是不去体恤,定然容易离心离德。
她从燕清黎的话延生到了官场,以为燕清黎是在教她为君之道,燕清黎也不在意她是如何理解的,走过去扶住秋兰溪的腰:累不累?
秋兰溪把她的手往上移了移:这里酸。
燕清黎依言按揉了一下。
太女看了眼被秋兰溪丢给自己大半的公务和闲的看话本的对方,无情的打断了她们:母亲当初也因为母皇牺牲过吗?
在大宁,她们的故事算得上一个爱情神话了,太女从未见过像她们这样相处的伴侣。
并无,秋兰溪说,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于种种考量,没有牺牲不牺牲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