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赤阳把朱超的遭遇跟双谐讲了一遍,讲得比较简单,毕竟这是在大路中间,不是聊天的地方,况且梅赤阳本身也不是当事人,而是听朱超说的。
听完后,孙亦谐和黄东来便汪汪大笑、前仰后合,搞得梅赤阳又是费解、又是火大。
怎地?你俩自己做的好事,听完了还敢笑?梅赤阳这人很讲义气,笑他本人也许他还不那么火,但笑他的兄弟可不行。
眼瞅着那姓梅的又要拔刀冲上来,还是黄东来先止住了笑意,摆了摆手道:哎,我说,梅大寨主啊,你先别冲动啊。他顿了顿,你就不觉得,这个故事里有什么问题吗?
梅赤阳一捋长髯,瞪视道:什么问题?难道我的义弟还会骗我不成?
那我问你……黄东来道,你觉得,我和孙兄,为什么要劫你兄弟的财物?
梅赤阳想都不想:废话,劫人财物还能有很多种理由吗?
很多啊。这时,孙亦谐又插嘴道,比如梅寨主你,身为绿林中人,想必也会去劫人财物吧?难道你的理由是贪图富贵吗?
呸!梅赤阳立马啐了口唾沫,老子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这话一出口,他就神色微变,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好像被对方给绕进去了。
呵……那不就得了?黄东来笑着接过话头,所以这事儿还是需要一个理由的是不是?
那你们的理由是什么?梅赤阳可不想跟他们接着绕,故而用十分不耐烦的语气接着问道。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黄东来摊开双手,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劫他啊。他说着,先指了指自己,先说我吧,我蜀中黄门虽不是‘很’有钱,但地方上的产业也不少啊,再加上我们家在武林中也算有头有脸,我为什么要去劫一个盗墓贼刚挖出来的赃物?他顿了顿,又指了指孙亦谐,再说孙哥,那就更别提啦,人家江南一霸、鱼市巨子、杭州孙半城,出门在外腰揣‘母爱’六千两……
他还没说完呢,孙亦谐就过来推了他一把,打断道:你给老子闭嘴!一天到晚就黑老子!老子迟早砍死你!
黄东来被骂的时候还在笑,对他俩来说,这种对话很平常,雷不忌对此也早已见怪不怪。
总而言之……那孙亦谐骂完了,又把黄东来没说完的话重新接上,对梅赤阳道,你只要稍微想想就该明白,真正的孙亦谐和黄东来,根本就不可能会去劫你兄弟朱超,退一万步说……假如真的是我俩动手,你兄弟怕是早就被灭口了。说到这儿,他瞥了眼黄东来,你看咱黄哥,黄门少主,下毒这事儿对他来说……就跟说话和放屁一样自然,有这种本领,下什么蒙汗药啊?直接毒死,哪儿还有活人能来给你告状?
梅赤阳听他们讲到这儿,脑子也确实有点转过来了,尤其是这两个家伙互黑的那部分,还有话里那些得罪人的地方,反而显得他们的话十分真实。
这……一时间,梅赤阳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他刚才兴师问罪的气势太足了,态度也恶劣,有点蛮不讲理,所以现在不太好下台了。
孙亦谐小眼睛一扫,瞬间就看出了对方有难处,于是笑了笑,接道:梅寨主为兄弟报仇心切,重情重义,孙某佩服,但若因此失了冷静,错杀好人,反倒污了自己的名声,那怕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还望梅寨主三思啊。
梅赤阳听到这句,总算是松了口气,心说:这姓孙的小子不愧是江南一霸、鱼市巨子,年纪轻轻就极会讲话……他若是占了道理不依不饶,反过来羞辱我,那今天这事儿恐怕还是无法善了,但现在他非但没有得理不饶人,还来个先捧后劝,把我的面子也给兜住了,那便好办。
嗯……梅赤阳沉吟一声,组织了一下语言,接道,二位少侠所言,确是有理……他对两人的称呼忽然就客气了起来,现在想来……劫我兄弟那两人,多半就是冒名顶替之徒;梅某当初想得不够细致,也没有对这事情的来龙去脉问得很清楚……是我莽撞了。言至此处,他话锋一转,不过……容梅某再问一句,二位又如何证明,你们就是真正的孙亦谐和黄东来呢?
他这问题提得也有一定道理,单凭你们几个乘着辆马车、带着三叉戟,也并不足以证明你们就是本尊;那俩冒牌货一路上偷抢拐骗过来,没准也能买得起马车了,而假的三叉戟,那两个假货也早就准备了。
我来证明不就得了?雷不忌这时开口道,虽然我雷不忌不像我两位大哥这么有名,但你去打听一下,应该也是有人知道我的吧?况且我的武功你也见识过了,我总不可能是假的吧?
梅赤阳闻言,显得有些为难,因为雷不忌的名声真没双谐那么响;事实上,这次少年英雄会过后,年轻一辈里真正可以说出了名的,只有三个人——孙黄自不用说了,他们出名也并非是因为他们在英雄会上的表现,而是因为大破天奇帮这种武林大事件。
而另一个出名的人,就是林元诚了。
就如一句流传在体育圈中的名言——冠军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唯一重要的。
尽管这次的少年英雄会中,类似宋芷秀、淳空、柳逸空、雷不忌这样的才俊们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但撇去宗门本身的加成,他们的名声流传程度,绝没有林元诚这个第一来得快和广。
雷不忌的名字,至少梅赤阳是还没听过的,他要真听过,而且也听说了此人极有可能是八荒拳圣的儿子,那他刚才没准连刀都不敢拔。
可话都到这儿了,梅赤阳又不好当面跟雷不忌说:雷少侠,我确实不知道你是哪根葱啊。
他要是说了,那双方都尴尬。
还好,孙亦谐又一次及时通过神色看出了梅赤阳的心思,就在气氛即将走向尬点的当口,他哈哈一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并走到马车后面,从绑行李的带子上解下了自己的三叉戟。
梅大寨主身为绿林道上的‘地’字号人物,想必也是见多识广。孙亦谐边走边道,我这把戟,给你看看,你便知真假。
说罢,他就将三叉戟一横,随手丢给了梅赤阳。
梅赤阳扬臂一握,接戟在手,立刻是心中一惊:这戟……比他想象中轻得多,虽然长逾七尺,但握在手里感觉也就十来斤。
轻归轻,却没有那种脆弱的感觉,反而有极强的存在感和威慑力。
神兵利器,跟古董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艺术品;按照现代的造假技术,什么都能伪造,唯有真品上那种独特的感觉,是无法复制的。当然了,这种唯心的东西无法被数据化,且只存在于一些行家的认知中,并不百分百保险。
所幸兵器这玩意儿是要拿来用的,比艺术品好分辨得多……真不真的,试一下自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