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是西厂做的。
不审他们,是朕给武勋们的最后一份人情。
如果胡钊等人进了京,一定会将幕后的指使供出来,军人干涉政治,尤其是到了徐辉祖等人的身份品轶,那么恶劣的鼓动行径,是很难落个善终的。
都是与国有大功之人,朱允炆也不想被后人指着脊梁骨骂冷血。
高抬贵手,放一马吧。
上岁数了,有时候这心呐,是容易软。
绕着乾清宫跑圈,朱允炆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自己都笑了:老许,朕这边可是把最大的拦路虎给你清掉了,后面的事,你来把握吧。
动五军府只是朱允炆决意敢叫苍天变新颜的第一步,这个弘大的计划在朱允炆和许不忌的设想中,预计会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
一旁陪跑的许不忌气喘吁吁:嗯,陛下放心吧,臣一定盯住,呼,陛下您慢点,臣这身子骨可比不上您。
可怜许不忌比朱允炆才大个几岁,但常年坐宫缺乏运动,哪里跑得过这些年勤奋锻炼的朱允炆,没跑个三圈就扶着膝盖走到一旁路阶上坐下喘气。
这就不行了?朱允炆又倒着身跑回来,扭头笑话起来:平时这京里官员都说你一下去调研,能从破晓逛到深夜,让陪同的官员个个苦不堪言,怎么陪朕跑个步就叫苦不迭,是朕没给你拿好处还是没给你捎带啥土特产啊。
面对朱允炆的打趣,许不忌喘着粗气傻笑:陛下不给的话,回头臣走的时候,就从这殿柱子上扣点金粉揣走。
哈哈哈哈。
一屁股坐到许不忌身旁,朱允炆招手,不远处几个小宦官便跑过来,端了两杯水。
刚跑完步,喝水不能大口,小口润润嗓子。
轻饮两口,朱允炆将茶碗放到身旁,仰脖看着头顶的暖日,感慨万千。
一晃眼,朕这皇帝都当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前,朕是说什么都没想过,自己能做到今天这一步。
二十多年前,臣也没想过能当内阁首辅。
许不忌也叹了口气:二十五年前,臣科举落第,当时万念俱灰,家境本就不佳,父母双亲为了供臣读书,省吃俭用的结果臣还不争气。
为此还颓废了两年,整日借酒浇愁,靠着给邻里写写字画勉强糊口,那时候就想啊,要是能这辈子考个功名,做一任县令父母那就死而无憾了。毕竟一县之尊,百里王侯,治下万民,何等威风。
那现在呢。
朱允炆轻笑侧首:你可是咱大明乃至整个明联的首辅宰相,一人管十几个国家,论威风,便是历朝历代一般的皇帝君王都不及你呢。
威风是不假,就是累。
许不忌笑笑:就说这跑圈,臣本来说要陪陛下您跑五圈的,结果这才第三圈,臣就累的跑不动了,犯了欺君之罪啊。
没事,朕可以歇口气等你。
可这一动一停容易着凉。许不忌左右转了下脑袋:臣只怕日后已没法陪陛下跑全程。
朱允炆默默的喝了两口茶,看着空荡荡的茶碗出神。
朕是要停停,不然的话身边就没人陪着了。
您是皇帝,天下人谁都希望能陪您一起跑,您跑的再快,都会有人拼尽全力的追赶,怎么会没人陪呢。
君臣对视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