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第301节说罢,她挎了两篮子的鸭蛋往屋子里走。
真是晦气,好好的喜气都被那挨千刀的冲淡了。
不成不成,回头她得赶紧去灶房给小晗做个蛋羹,不能辜负了契爷契娘的心意。
白夫人的脚步又轻快了起来。
……
六娘有些无措的回屋,期期艾艾的和地上的白老爷说了说。
最后,她猜测道。
老爷,定然是您这些日子偏疼奴,夫人吃味儿了。
白景山气急捶地,反了反了,瞧我回头怎么训她!
这婆娘,再吃味儿也不能这样,夫人就是不晓事理,所以爷才不爱去她那屋。
外头,端着木托从门口经过的白夫人:......
呸!多大的脸!
......
那厢,离开白宅后,顾昭抬脚往春江路的春江市集去了,她准备带一些鱼虾回去,姑妈说了,今儿准备做糟粕醋面。
想到这,顾昭有些期待。
……
虽然天寒地冻,但这可不耽误靖州城的百姓,市集里小摊贩挑箩赶驴,背篓挎篮,鲜活的大鱼,清甜的河虾,昨儿才宰的大猪......新鲜的菜菇,样样不缺。
顾昭到屠夫摊子割了一刀子肉条,肥瘦相间,又去豆腐摊子买了豆腐泡和豆芽儿……
东西买得差不多了,这才抬脚去了阿庆嫂子那儿。
阿庆嫂,给我来挑一条大鱼,再捞一兜河虾。
哎哟,今儿怎么是你啊。阿庆嫂瞧见顾昭,面上欢喜不已。
顾昭笑道,天儿冷了,地上湿滑,我也不放心阿奶他们出来,索性下值了拐过来,带一些肉菜回去,正正好。
阿庆嫂点头,是得小心一点儿,前儿啊,我们那一老爷子摔了一跤,怦的一声砸下去,好半晌没起来,唬得我们吓了一跳。
顾昭关心,啊,没事儿吧。
阿庆嫂摇头,没事没事,昨儿我还瞧见他了,正给他家老婆子端热水呢,走是走得慢了一些,不过还算硬朗。
顾昭放心了,那就好。
我听甜水巷的街坊们都说了,今年的靖州城冷得早了一些,路上湿滑,你们出行也要小心一些。
自然自然,阿庆嫂连连点头。
她弯下腰替顾昭挑了条最鲜最嫩的,手中的草绳利落一穿,鱼儿鲜活的摆尾,带起沁凉的水珠。
阿庆嫂闲聊道,也幸好老爷子没事,不然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家里老太太秋日那会儿就病了,卧床着呢。
顾昭接过鱼,诧异道。
家里没有小子媳妇帮忙吗?
阿庆嫂摇头,没呢,听说以前抱养了一个,养不熟,跑出去好些年了也不见回来,老太太老爷子也死心了,这些年都是两人相互作伴。
不过,不用操心儿孙,倒也算清闲。
阿庆嫂感叹,咱们老话说的也对,少年夫妻老来伴,周婶那儿啊,幸好有周伯忙前忙后的伺候,不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人呐,干干脆脆的死了,那还真是这辈子上辈子修的福。
要是病了躺在床上轻易动弹不得,那才真是遭罪了。
顾昭想着白景山老爷,跟着道。
看来,这相公也是有坏有好的。
阿庆嫂哈哈笑了一声,不单单相公哩,这婆娘也是一样的,要不怎么有一句话叫做好汉无好妻,懒汉攀花枝儿了,可见,这夫妻缘法就是不一定的。
顾昭点头,是这个理。
......
瞧着蚬子大个黄壳,顾昭也挑了一些,顺道还将钉螺买了,回头搁辣子炒一炒,他阿爷喝上两盅热酒,小日子那是神仙都不换。
寒暄了几句,顾昭准备离开。
哎!顾小郎也在这儿啊。一道声音略带惊喜的响起。
顾昭回头看去,也有些意外。
炎柱大哥。
来人是甜水巷的街坊钱炎柱,也是府衙的衙役,此时,他还穿着府衙的皂衣,外头裹一件大袄子,腰间挂一把弯刀。
钱炎柱走过来,大嫂子,给我也来一条鱼,要和顾小郎手中的一样鲜活。
阿庆嫂欢喜: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