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感到庆幸才对,你是首届科举改革能去科考的学子,那些跟你一样学了十几年,文采比你不知道优秀多少的人,要跟你一样从头开始学时政,要是还考文采,你的中上水平如何抵得过人家从小到大的优异?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个机会,能让你和那些优秀的人处于同一水平,只要你抓住机会了,你就能比那些文采好的考得还要好,你们有什么觉得不公平的?不公平的是那些比你们有文采的人才对。
左正谏这会儿就没明着说,科举这一改革对他们这个秀才班来说,最不公平就是孟方荀了,他可是下届最有希望中举的人,现在皇帝这么一改革不知道他还顶不顶得住?
众人听到这话,都朝孟方荀看了过去,孟方荀脸色的确有些不太好,但他还算是镇定。
没关系,大家都一样。孟方荀摇了摇头,他刚刚确实有一瞬间很难受,不过转过头来想,事已成定局,他就算是难受也没用,只会浪费时间,就像山长说得只要他把握住机会,未必会比别人差了。
就是……
就是,这时政考什么啊?章秉文问出了他的疑惑。
考当时国家的政治措施,就好比去年的乡试考卷,考的前年华阴水患。刚拿到宋大人的手书正准备回家跟自家夫郎大干一场的许怀谦还没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就被一个更大的惊喜砸中,忙帮他们解了惑。
可是我们永安消息闭塞,外面有什么时政消息也很难知晓。段祐言皱眉说了一句。
然后许怀谦和章秉文还有孟方荀三人直愣愣地朝他看了过去。
段祐言被他们看得疑惑:看我做什么?
回去好好伺候你家夫郎?许怀谦给他出了个注意。
段祐言向来严肃的脸有点微红:我本来就有好好在伺候我家夫郎。
再伺候好一点。章秉文凑过来,好让盛县令多给我们打听一点消息。
他们这些人中,有人脉的人只有段祐言。
这个,我不用伺候我家夫郎,段祐言偏头想了想,我家岳父也会给我讲的吧。
他们家没谁比他岳父更希望考上进士了,不见他岳父来给他们授课的时候,揪着他的课业就没放过。
科举换成考时政了,岳父应该会主动派人出去打听,回来说给他听。
众人看他这样,不知道为什么,都同时升起想要打他一顿的冲动。
这就叫什么?
叫命好啊!
他们也好想有一个这样的岳父。
有消息我会给大家分享的。段祐言也不吝啬,反正消息都一样,早晚都能打听出来,考的是大家相互各自的见解罢了。
我也有个办法,许怀谦见他们这样,也不再掩饰自己了,时政考的无非就是民生、政、策、论,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全部例举出来,然后逐一破解。
说着许怀谦就沾墨在纸上写了起来:就好比华阴水患考了防疫,肯定还有防洪,治理措施等等。
然后许怀谦继续写:以此类推,还有干旱、雪灾、地震、海啸、蝗虫等等……
这些都是天灾的,还有人为的呢?许怀谦换了张纸继续写,瘟疫、火灾、叛乱、战争……
除了这些不好的,那么还有好的,许怀谦一边想一边写,比如治理国家、改善民生、鼓励教育、推广医疗等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都有可能是时政会考到的,许怀谦一口气写了好多好多,我们只要未来两年半把这些题都做熟,到时候就算是考一些我们没有打听到的时政,也不害怕。
等他说完,抬起头,见其他三人都以一种难以置信和惊诧异常的眼神看着他,许怀谦满头问号:这样看我做什么?
许怀谦这相当于是把所有要考的时政题全都例举了出来,只要照着这些题练就行了。
段祐言和孟方荀对视了一眼,同时摇摇头,还挺复杂地说:没什么,突然发现,你好像是挺有当官的天赋。
许怀谦扬了扬下巴:当然!
呜呜呜呜,也不知道诸天神佛谁听到了他的祈求,让皇帝改革了科举,不考诗词歌赋文章了,改考时政,不然他还不知道要在学渣里打转多久!
不过也不能全用标准答案,许怀谦还给他们提了意见,自己也要多下乡去看,时政时政,都跟当时的民生百姓离不开,只有倾听他们的诉求,才能写出最符合你自己理想的时政。
有了学习方向,许怀谦终于从无尽地背书折磨中脱离了出来,得以喘口气了。
有效学习的时间,是过得最快的,感觉还没有学习多久,就到了金秋八月。
又是一年一度的院试时间。
给还在青莲院那边的裴望舒加油打气,祝他今年得以顺利考上秀才进入他们乙班和他们一块学习后,许怀谦这才回号舍收拾了自己的行李,跨上他的小挎包,迫不及待地飞奔回了家。
也不知道他的阿酒想不想他?!
还有家里的生姜有没有成熟?这个季节正是嫩姜出土的时候,要是都成熟了,他就可以请他的朋友们来品尝他的美味生姜了!
第37章 把酒话桑麻37
许怀谦在书院读书的这半年, 陈家人也没有闲着。
首先是陈小妹的小鸡,一年四季都在孵,孵了一年多, 现在已经打出了名气, 好多外县人都知道杏花村有一家用火炕孵小鸡的作坊。
坊主是个十岁的小女孩。
能干得很, 每个月都要孵好几千只小鸡,供不应求。
他们村的人在她这里买了小鸡, 回去养到下蛋了,再把鸡蛋卖给她孵小鸡,不少人都富裕了。
这不, 秋收了, 家家户户灶房里都飘着鸡肉香, 可馋死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