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乡间小饭馆[美食] 第34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听到费金说那家饭馆开在贫困村清河村的时候,她嘴角抽搐,危机感顿时消散得一干二净。

一个穷乡僻壤的饭馆?怎么可能比得上金樽?实在是不足为惧。

嘴角漾开得体的笑容,她说:如珠饭馆?有时间了去尝尝。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之后,她转身离去。

径直去往后厨,金富华见她来了,说:怎么到店里来了?不是和你朋友去逛街了吗?

过来看看。金琳看着金富华炒菜,忽然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老公,你觉得清河镇还有比你厨艺更好的吗?

金富华抬首,怎么?

刚才听到有人说,我们这里有一家饭馆比我们家还好吃。

金富华立刻正色,哪一家饭馆?

如珠饭馆。

如珠饭馆?镇上新开的饭馆?

不是,是清河村的一家饭馆。

金富华有片刻的顿滞,你是说……清河村?

对。

金富华破有自信地摇摇头,比我们饭店还好吃?无稽之谈。

只是下一秒,他凝了神色,不过也不一定。

金琳嗯了一声,我也是这么想的。

原本她觉得如珠饭馆不可能比得过自家饭店,但凡事都并非绝对,她又不是蠢笨之人,蠢笨到对自家饭店有盲目的自信。

谁说小山村的饭馆就一定比不上自家饭店?

金富华沉吟,既然都有人那么说了……我想我们应该找个时间去一探究竟,去看看那家饭馆到底如何。

饭馆即便是在清河村,那也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他们应该去了解了解。

金琳点头。

吃完饭后,袁如珠他们继续逛街。街上有卖宠物小铃铛的,袁如珠心血来潮,买下几个小铃铛,回去给嘟嘟小白带着。

我也要!小秋伸手。袁如珠给了她一个小铃铛。回家之前,袁如珠去市场买了花蟹。

抵达家时,天上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端午的雨水又叫龙舟水,龙舟水辟邪去晦气。吴桂芳用盆接了些雨水,准备用这些雨水煮兰汤。

沐浴过兰汤,袁如珠早早入睡,次日清晨,天上还在下小雨。她推开窗户,伸手去接冰冰凉凉的雨。

雨中的村庄,空气是潮湿的,潮湿里有泥土和花草树木的香气,很是清新好闻。她闻了闻清新的空气,进入灶屋。

经过一夜的浸泡,糯米已经泡好。袁如珠把糯米里的水沥出来,然后拍蒜。

她把蒜末放油锅里炒了炒,加盐加白糖,再调入些许咖喱。蒜末被咖喱染的金黄金黄,袁如珠翻炒几下,蒜蓉酱便做好了。她把蒜蓉酱放到一边备用。

取出蒸笼屉子,她将荷叶平铺到屉子里,把泡好的糯米均匀地铺到荷叶上。

烧大火,蒸糯米。

大概蒸到二十分钟的时候,袁如珠掀开蒸笼盖子,在蒸了二十分钟的糯米里浇入一碗开水。

吴桂芳好奇道:倒开水干啥?

她没见过蒸糯米蒸到一半往里面倒开水的。

袁如珠抬起下巴,说:就是为了让糯米更好地吸收水分,专业的说法就是吃浆,这样蒸出来的糯米口感会更好。

吴桂芳若有所悟,学到了。

浇过开水的糯米再蒸十分钟。蒸好后放一旁备用。

螃蟹吴桂芳已经处理好了,螃蟹被她切成了四块,去除了腮、嘴以及蟹腿上的尖刺等等部分。

袁如珠热油锅,炒香腊肠丁和香菇丁,香菇和腊肠的香味一挥发出来,她立即将之前炒好的蒜蓉酱炒进锅里。

金黄的蒜蓉酱把香菇和腊肠都染成了金黄色。甜甜的腊肠香味和香菇的菇香以及蒜蓉的蒜香喷涌出来之时,她把带着荷叶香气的糯米饭炒进锅里。

因为等会儿螃蟹里要蒜蓉酱,所以袁如珠没在糯米饭里放盐,只撒了少许酱油。酱油入了糯米饭里之后,再加入少许白糖调味,最后翻炒几下出锅。

重新取蒸屉,重新垫上荷叶,炒好的糯米饭铺进荷叶上。再把拌过盐和蒜蓉酱的螃蟹铺到糯米饭上。

蟹壳咋也要放上去蒸?见袁如珠把蟹壳也放到蒸屉里,吴桂芳连忙问。

袁如珠回她:蟹壳蒸了之后红红的很好看,红红火火嘛。

原来为了荷香糯米蒸花蟹的卖相更好看。吴桂芳失笑。珠珠在做菜这一方面很是讲究,她做菜,色香味美必须俱全,一样都缺不得。

荷叶铺好,糯米铺好,螃蟹铺好,蒸笼上大火蒸。

十五分钟过去,袁如珠揭开盖子。

哗啦哗啦,热腾腾的白雾从蒸屉里冲出来。荷叶的清香,糯米的糯香,螃蟹的蟹鲜,香肠的甜味,香菇的醇味,蒜蓉的蒜香全部涌了出来。

袁如珠吸气,好香。

她挥挥手,热雾散去,荷香糯米蒸花蟹露出庐山真面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