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语》第一章:声音的间距
我不知道他是从什麽时候开始注意我的。
也许是在我第一次在课堂上举手反驳他,指出那句「语用的界线由语境决定」太过笼统,也许更早──早到我根本没意识到他的视线已经落在我身上许久。
他的名字我当然知道,教室里的学生大多记得。年轻、斯文、有点过分冷静。课堂气氛总是很奇怪,他讲得流畅,每个语法概念都像是经过JiNg密排版的句子被一张张念出来。但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拉扯感。
像是他不只是教书,他是在试图让你听他的每一个字。
「语法不是规则的堆叠,而是关系的排列。」那是他第一堂课说的话。
那天我以为只是个漂亮的开场白,直到第三周,语法分析变成句构C练,语音变成语气,再变成情绪。
他会在讲解语尾语助词的时候刻意拖慢语调;会在讲「停顿与yUwaNg的联系」时,突然靠近某位回答错误的学生耳边,语气低得像要穿进皮肤里。
「谁告诉你语音不会Sh?」他说这句话时,全班鸦雀无声。
然後我举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老师,我觉得你刚才那句话里的Sh,定义太模糊。」
我听见自己语气y了几分,可能是因为不爽,也可能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听得太认真。
他停顿了三秒,回望我。
「那你觉得该怎麽定义?」
语气平静,但我看见他眼角像是轻轻弯了一下。不是不悦,而是兴致。
「如果你指的是语音里的感官牵引,那应该更JiNg准地说,是‘Sh润’的语态与语速的组合,而非单一词汇的意象作用。」
他笑了,低下头翻了翻课本,像是认真在找什麽资料,却什麽也没翻出来。他只是把书阖上,然後看着我说:
「你讲话的语序,很有攻击X。」
他食指抵着唇,声音轻得像在讨论一场私密对话,
「重音也放得刚刚好。你知道哪个字最会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