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牵连甚广,凡在名单之上的大小官吏及其家人也都一并被捕入狱。而那些与其勾结的商户,因为检举有功,暂且安然无恙,只等着沈郗上书陈情、好求一个将功折罪。
刘群的事处置妥当后,莫覃又来了一次。两人密谈了许久,他走了之后,沈郗挣扎着下了床。
上来送药的许知窈见状,立刻上前扶住了他的手。
你怎么起来了?
面对她满含忧虑的眼,沈郗神色自若地说道:我要给皇上写一封奏折,你先扶我过去坐下。
刘群的事,许知窈从吉祥那里听到了不少,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她不再多说,柔顺地将他扶到了桌前。
奏章放在哪里?取来了笔墨之后,许知窈低声问道。
应该在我的行李里。
听了沈郗的回答,许知窈随即走到衣柜前,翻开了一个木箱。那是前两日吉祥去客栈取回来的,拿回来后就一直放在衣柜旁边。
她蹲下身子,仔细地翻找着,很快就摸到了一封方方正正的奏章。
将奏章摆在沈郗面前后,她乖觉地转身要走,却被沈郗叫住了。
留下来帮我研墨吧。沈郗的嗓音清润悦耳,还带着几分恳求。
想起他从前保守谨慎的性子,许知窈愣了一下,忐忑地问道:你不怕泄露了朝廷机密吗?
沈郗却淡然一笑:这也算不得是什么机密,何况我受了伤,没人研墨也不行。
许知窈没有反驳,柔顺地握着墨石,一下又一下,熟练地研磨起来。
研好了墨后,她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沈郗提笔蘸墨,挥洒自如地写就了一封为商户陈情的奏折。
这是她第一次看他写奏折,看着奏折里那些为苏州商户求情的话语,她忽然意识到,他也并非像她想象中的那般无情。
你为什么要替他们求情?犹豫了片刻,许知窈还是问出了心底的疑虑。
沈郗缓缓放下了笔,淡淡说道:此案牵连太大,若要连根拔起,会引起极大的动荡。与其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不如就此打住,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小惩大诫,既能彰显天子仁爱,又能充盈国库。
一举数得的事,皇上必会欣然同意,而他也能做到自己对裴崇的承诺,给这苏州城留下一线生机。
透过他平淡的面容,许知窈看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温情。
所以,你想保全的并不是那些商户,而是这苏州城的繁荣昌盛,是那些安居乐业的无辜百姓,是吗?
没想到她竟会看懂自己的心思,沈郗讶异地抬起头,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钦佩。
第52章 回京
沈郗淡然一笑, 眼底满是欣慰。
奏折很快就被转交到了莫覃的手里。他的手下一路快马加鞭,数日的功夫就将奏折送到了京城里。
休养了半个月,伤口已经愈合, 褐色的伤疤脱落后,沈郗的胸前留下了一道一寸长的粉色疤痕。
圣旨传到苏州城时,沈郗亲自带人查抄了刘群的府邸。
苏州城的百姓自发地来到了刘府外, 看着官兵抬出了一箱又一箱的赃物, 群情激愤, 纷纷站在门外唾骂。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知是盘剥了多少商户,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才得到了这泼天的富贵。
一番清点后,吉祥将清单递到了沈郗手上。看着那单子上陈列的金银器皿、珠宝首饰、玉器古玩, 沈郗眸光寂寂, 满目深沉。
按照皇帝的指示, 涉案的官吏全部斩首示众, 家中女眷尽数充入军营。
至于那些涉案商户, 皇帝果然网开一面, 并未伤及他们的性命,只罚没了他们半数的家产。
此间事了后, 莫覃亲自护送着赃物回了京城。临走前,他曾力邀沈郗同行,却遭到了拒绝。
你先走吧, 我还有事情没办好。
面对沈郗的拒绝, 莫覃神色微动, 淡淡说道:沈大人指的是令夫人的事吗?
沈郗抬眸看了他一眼,没有正面回答。莫覃了然地笑了笑, 抱拳说道:大人既然不愿与我同行,那我就预祝大人早日抱得美人归了。山高路远,回京再见。
说罢,他淡然一笑,飘然离去。
莫覃离去后,沈郗缓步走回了三柳巷,自从他受伤之后,糖水铺子就挂了歇业的牌子。
不远处,一个身穿灰色布衣的男子正与采薇说着话。等他和吉祥走近时,采薇似是收到了惊吓,推了那男子一下,就红着眼睛跑回了铺子里。
灰衣男子见了沈郗,面上流露着愤恨的神情,一转身就跑开了。
沈郗挑了挑眉,疑惑地问着吉祥:那个人是谁?
吉祥面不改色地答道:好像是裴令安身边的小厮。
沈郗眸光一沉,抿着唇走进了屋里。
采薇进了厨房,许知窈待在楼上,屋子里空空荡荡,莫名有些孤寂。
沈郗拾阶而上,沉默地走到了楼上。许知窈正坐在窗前绣着帕子,见他缓缓靠近,她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抬头看向他。
沈郗走到她身边坐下,目光平和的注视她,犹豫片刻后,轻声说道:窈窈,跟我回去吧。
许知窈愣楞地看着他,瞳孔微微收缩着,眼底满是惊愕。
沈郗趁机握住了她的手,神色温柔地说道:从前是我不好,往后我不会再忽视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