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88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她是乐意看贺家倒霉的。

贺家毕竟做的都不是人做的事儿,当初的事,徐家可恶,贺家却也可厌可憎。

朱元却将碗放在了旁边,哦了一声笑了起来。

真是有趣。

真的是意外吗?

贺坤真的是因为结成了这门亲事所以毫无顾忌,格外放纵以至于闹出这样的事吗?

还是说,是有人想要让世人这样觉得?

如果真是后者,那英国公府可比她想象的还要难啃呢。

正说着话,绿衣蹦蹦跳跳的进来,笑着对朱元说:姑娘!刚刚承恩侯府上来人了,说是知道您回来了,卫大夫人特意送了些东西过来,瞧瞧您用得上用不上。

卫家最近对这边的确是很关注,苏付氏跟朱元说:卫大夫人几次请我过府去陪着说话,我头两次都拒了,后来推脱不过去了几次,她言语里,都是想要结亲的意思。

苏付氏认真看着朱元,见朱元面无表情,便低声咳嗽说:这一次请你三月三上巳节过去,想必也是因为想要撮合这事儿的。

第567章 有意

苏付氏一开始也很恼卫家那些人眼睛长在头顶上的态度,他们的确是一个个的比一个的清高自傲,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

连大夫人竟然都让赵嬷嬷来说出了什么做妾的话。

这实在是太让人伤心了。

苏付氏心里到底有个疙瘩,可是大夫人详细解释过,卫敏斋也来解释过,且大夫人也的确是很心诚的。

不好相处的,也就是卫家其他几房人家罢了。

要是卫大夫人和卫敏斋待朱元好,这门亲事倒是也不是不能做。

只是这一切都得看朱元自己是否愿意。

苏付氏很怕朱元过的不好,跟自己一样沦落得半生凄凉的下场,摸了摸朱元的脸,心疼却又骄傲的说:咱们元元也慢慢的长大了,是大孩子了,以后少不了遇上这样的事。我是你姨母,你若是不愿意,一定要跟我说。

朱元双手还紧紧的捧着手里的药碗,有些困惑有些茫然也有些紧张和烦躁。

她其实不想提亲事。

可是苏付氏说的没错,随着她渐渐地大起来,这样的事是避免不了的,她再惊世骇俗,也不能真的一辈子不嫁-----在宫里当宫女那就又是另说了。

如果要嫁,嫁什么样的人呢?

诚然,卫家是门第很高的人家。

卫大夫人和蔼,卫敏斋能干上进。

可是她愿意吗?

她扪心自问,脑海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浮现出一张熟悉的脸来,让她忍不住皱起眉头心头一跳,将碗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

再看吧。朱元低着头,目光淡淡的说:三月三卫家只请我们吗?那岂不是跟英国公府的宴会撞上了?

英国公府也要在三月三办春风宴啊。

苏付氏却丝毫也没考虑英国公府的帖子:这家人有什么可去的,去了他们也没安好心。

绿衣也在一边帮腔:姑娘别去,徐姑娘坏的很,当初在云上阁给咱们脸色瞧,口口声声嫌弃您身份低,连看都不愿意多看您一眼,这样的人,我们才不理会她!

朱元捏着帖子,嗯了一声不置可否的将帖子交给了绿衣:知道了。

她又问起朱景先来:先儿呢?

苏付氏提起朱景先面上便带了笑意:跟着王太傅家的公子去王家族学读书了,王太傅有个堂弟,当年中了进士之后在翰林院呆了几年,便得罪了当时的盛老太爷,以轻慢上官之罪下了大狱,后来虽然平安无事的出来了,可是到底心里过不去,辞官归隐了,先前是在王家老家的,后来王家子弟在京城的多,族中便有人劝着他来了京城王家,开了族学,让王家的那些孩子们跟着他读书。

王太傅自己就曾经是状元,他的堂弟听说也是当年的二甲第三名,以至于王家那时候风头一时无两,家门口竖了两根进士杆儿,羡煞旁人。

跟着这样的先生,当然是好处极多的。

可这事儿朱元事先的确是没得到一点儿消息,她有些奇怪的问他们:是王姐姐帮忙说和的吗?

之前朱元是一直打定了主意送朱景先去豫章书院的,虽然有英国公夫人提出来的范大儒,可是朱元并不觉得去河东书院会比豫章书院更妥帖。

只是朱景先一开始不是很舍得姐姐,始终都在迟疑,想要按照五皇子说的那样,到时候去找司业试一试。

原本这一次出宫出来,她就准备等着朱景先下了决定,便送他去的。

这个计划里,原本没有王家的事。

苏付氏嗯了一声,将朱元的枕头挪了挪,让她能够靠的更加舒服一些,温和的说:倒也不全是王姑娘的主意,是锦常,是锦常时常会过来跟先儿说上一阵子话,他跟先儿说,既然你一时半会儿怕是从宫里出不来,那少说两个月就这么浪费了过去,先儿的基础牢靠不牢靠,已经读到哪里,这些都还不知道,不如就先别说什么大儒不大儒,师傅不师傅的,有现成的可求的人,先去王家的族学里试试深浅。

这话说的极为有道理,朱景先当即就下了决断。

锦常便替朱景先牵线搭桥,有王嫱的情面在,王家答应的很是痛快,朱景先从正月二十三就过去了,一直到如今,眼看已经进了三月。

朱元挑了挑眉。

锦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