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大红妆 第181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侍内他说笑,便猜到他是有求于己,便也笑道:三公子最爱开玩笑,又拿奴婢打趣了。

周铮上前一步,用只有他和内侍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问道:父王赏了沈姑娘文房四宝,我刚好有空,就让我替公公送过去吧。

内侍哈哈一笑:那怎么行,奴婢天大的脸面也不敢劳烦三公子啊。

无妨,我闲着也是闲着,就替公公走一趟,就这样说定了,我在这里等公公。周铮说完,便往路边一站,做出一副等人的样子。

内侍见了,自是不能再拒绝,只好又是一揖:那奴婢就先谢过三公子了,三公子在此一等,奴婢去去就来。

半个时辰后,内侍回到书房,秦王问道:三公子找你何事?

内侍道:三公子替奴婢去书院街,给沈姑娘送文房四宝了。

哦?他亲自去送了?秦王眉头微动。

内侍垂手而立:依奴婢拙见,三公子是想让李先生知道此事,以后再也不敢在王爷面前嚼舌根子了。

秦王微怔,随即哈哈大笑:李思南的舌头的确长了一些,不过老三想得也多了。

内侍道:王爷与三公子父子连心,王爷想给沈姑娘脸面,三公子便帮着王爷堵了那些人的嘴。

秦王沉吟一刻,道:那孩子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材,本王是不想因为这件事,而让一颗明珠埋进土里而已。

内侍微笑:奴婢愚钝,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秦王又笑了:你若是愚钝,本王也不会把你留在身边了。

……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有时候好事和坏事只是各自的角度不同而已。

就比如村里唯一的一口井枯了,村里人没有水喝了,这是坏事。

可是因为这口井没有了,村里人四处寻找水源,结果接连打出了四五口水井,从此后再也不用几百人守着一口井喝水了,这件坏事又变成了好事。

……

下午的时候,秦王府三公子周铮来到书院街,带来了秦王的赏赐,并且还带来了秦王对沈彤的夸赞,秦王称赞沈彤好学上进,所以赏赐了一套文房四宝。

正值学生们上学的时间,秦王府的车马在书院街停下,立刻引来行人驻足围观,周铮没有让人驱赶,他走进沈家时,他的手下便对那些围观的学生们说道:王爷称赞沈彤姑娘好学上进,特意派了三公子前来赏赐的,读书好啊,王爷最看重读书人了。

在这里围观的都是读书人,虽然赏赐的不是他们,可是人人都觉脸上有光。

待到沈彤送周铮出来,众人这才看清楚,原来这位沈彤姑娘还是个小姑娘,一个不用科举出仕的小姑娘都能如此好学,更何况他们这些男儿乎?

人群里有个孩子高声喊道:我们也要好好读书,好学上进!

虽然不知道这是谁喊出来的,但是其他们也不约而同地跟着一起喊,周铮冲他们含笑致意,于是又有人喊道:快看,三公子也赞同我们了!

人群里更加躁动,异口同声地喊道:三公子,三公子!

站在周铮身后的沈彤耸耸肩,配合得真好。

李家的人也在人群之中,周铮还没有离开书院街,李太太就派人去告知了李思南。

李思南怔愣半刻,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就是说他的吧。

不对,他这个猪八戒不只是里外不是人,而且还照出个普渡众生的菩萨来……

次日,沈彤便到秦王府谢赏,这是规矩,是一定要去的。

而且秦王也确实在等着她。

家里的事情可处置妥当了?秦王和言悦色地问道。

沈彤微垂着头,涩声说道:也没有什么可处置的,阿娘走了,我没有找到她老人家,是我的错。

秦王点点头:本王已经派人去找了,这件事上你虽有错,但并非大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沈彤深施一礼:沈彤谢王爷教诲。

秦王温声说道:你虽并非沈氏骨肉,但是沈太太毕竟抚养过你,这份养恩你要记住。等到沈太太回来,你也不要因为自己不是沈家骨肉,就不在沈太太膝前尽孝,沈太太是你的养母,这是一生一世的。

是,若是阿娘不嫌弃,我愿奉她终老。沈彤说道。

可是阿娘是嫌弃她的啊。

秦王道:好,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好了,宜宁怕是等急了,你去找她一起玩吧,沈太太不在,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难免多有不便,一会儿让人给你一面腰牌,常来府里和宜宁作伴儿吧。

沈彤再次谢过,恭恭敬敬地退出秦王的书房,往王府后面找宜宁郡主去了。

她和秦王打交道也有几年了,还是第一次听到秦王用这种口吻和她说话,虽然是在教,可是却隐隐地透着亲厚。

她不是沈氏遗孤了,她只是一个入了秦王眼的小孤女而已。

第317章 雪后

三个月后,秦王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他们没有找到沈太太黄氏。

虽然没有找到人,但是他们却找到了一些下落。

沈太太母女曾在一个村子里小住,沈太太贤良淑德,沈姑娘秀外慧中,村子里的人对她们印像很深。

后来有亲戚来接她们,沈太太和女儿搬走了。

这一切都在沈彤的意料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