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
周一。
沈三通临世改变宣传计划,和宁昊两队汇合,连夜回BJ。
昨天周日票房出炉,2860万。
总票房达到27640万。
这个票房表现比生快还要好,第一周一亿两千多万,第二周一亿五千多万。
第二周比第一周高出三千万。
这个数据,之前只有沈三通的电影能做到。
远胜过《无极》,无极卖到第二周就不行了。
沈三通宣布道:石头全国总票房超过《英雄》的 />
往前每一步都是新的记录。
宁昊歉意道:是我冲动了,偏离原有的宣传方案。
沈三通道:该道歉的不是你,你做的够好了,这部戏足够成功,不信你问问大家?
徐征起哄道:昊子,伱别装了,这个成绩多少人酸死,某些人为什么批判,不就是嫉妒吗?
一众主创,对现在这个成绩,做梦都能乐出来。
已经很夸张了。
众人去庆功宴路上。
沈三通翻看一些媒体的报道。
《导演宁昊回应:抄袭说的有道理》
《石头导演宁昊回应大谈抄袭》
《石头主创打女记者,请看VCR》
《石头导演宁昊应该感谢师爷盖里奇》
《盖里奇是宁昊创作上的爷爷》
《宁昊:我的爸爸盖里奇》
《中国电影应该向外面学习,该抄的抄》
《宁昊回应,只要抄的好那就有道理》
造谣打记者什么的沈三通看都不看,只关心媒体如何写宁昊回应。
心惊报文章。
《疯狂的石头》负面大多来自于它对盖里奇的抄袭。
在这个问题上宁昊显得有些矫情,他大可不必强调剧本创作甚至比盖里奇还要早。
仿佛他可以和盖里奇并称一样。
固然这类题材局限比较大,不过借鉴就是借鉴,抄袭就是抄袭,没什么好否认的。
谁都可以看出里面充斥着大量《两杆大烟枪》和《偷骗拐抢》的元素,《疯狂的石头》和前辈的传承关系不可抹杀。
和他预料几乎一样,标题打着宁昊回应的名头。
看似理中客,但实际上,模糊了借鉴和抄袭的界限。
给宁昊打上了抄袭的标签。
盖里奇成了爷爷,宁昊成了孙子。
读到后面沈三通不
愿意读了。
一连看了几篇报道,几乎都是这个论调。
一些媒体认爹、认爷爷的陈词滥调,与有荣焉。
手法是惯用手法,通过一个点去否定所有。
如胡适这种,找优点,通过一点优点,吹成英雄。
而对真正的英雄,找缺点,通过一点缺点,污蔑成人渣。
宁昊成了抄袭人渣。
沈三通只是心里有些遗憾,但不影响心情。
这就是一些媒体的目的,他们只有这个手段。
总是制造焦虑和仇恨,让人不畅快,不痛快。
消耗情绪,才会让一些人得逞。
庆功会。
《疯狂的石头》主创大摆庆功宴。
宁昊敲碎276400000的冰雕。
8月8日,周二。
深夜。
周一票房出炉。
873万。
暴跌,用腰斩不能形容,跌到三分之一,接近四分之一。
比周日少了一位数。
范兵兵结束路演。
沈三通惩罚李小鹿,差一点动手。
小鹿呦呦的叫。
要是真打就好了。
8月8日。
周二票房,受庆功宴利好,逆跌。
报收1232万。
沈三通果断出手是正确的,让一些媒体得逞,第三周票房要完。
8月9日,周三。
报收1030万。
8月10日,周四。
报收790万。
8月11日,周五。
报收830万。
拿到周五数据。
沈三通知道石头很难超过生快,周末票房不会很理想。
8月12日。
周六报收1330万。
8月13日。
周日报收1020万。
第三周豪取7100万,总票房三亿四千七百四十五万,距离大船只有一步之遥。
沈三通结束路演。
票房潜力到头,拷贝开始减少,再路演作用不大。
当然宣发依旧不停,打出最后一炮。
爆超《坦泰尼克号》。
宣发上玩梗,谁都可以超一超大船。
大船以后可以当做一个标准,一个计量单位。
路演告一段落,沈三通趁热复盘石头的经验教训。
首先,电影大成功。
下画的时候,票房
铁定破四亿。
这要不是成功,当下电影市场就没有成功的了。
坚定了沈三通以后无论是导演,还是出品,都要弄观众喜爱的电影,娱乐观众的电影。
为观众服务。
道路极为宽阔,前途极为光明。
成功和喜悦是主要方面。
其次,教训。
新导演以后要接受媒体公关训练,强化面对舆论风波的承受能力。
媒体方面从自身做起。
相关媒体机构,沈三通管不了。
哪怕用一些手段把某个人弄下来,上来的也一样。
还不如不弄,免得刺激他们进化。
让蠢且坏的在上面,好过坏且聪明的。
媒体管不了,电影行业,特别是市场化领域,他肯定要报仇。
学院派捅了他一刀。
说明构建商业片叙事,迫在眉睫,关乎他个人核心利益。
他要打造不同于文艺老登的叙事逻辑。
原本他想等以后,新文化战略来做。
现在来看,这些人已经损害他的利益。
当下就要着手去做。
当然,构建是长期的过程,毁灭才是最快的。
与其提升自己,不如否定别人。
沈三通可不是只反思的人。
他要刨祖坟。
把髪国新浪潮,髪国电影如何被米国白胖子爆炒的事扒出来。
新他妈的新浪潮,看看髪国电影市场。
米国大叔,狠狠爆炒你法兰西菇凉。
另外,髪国黑历史也要扒一扒。
当年德国来的时候,你髪国爷们屁都不敢放。
胜利了,你髪国爷们走出房间,开始抓女人,剃光头。
这就是髪国的浪漫。
新浪潮?
多元?
松弛?
纯粹糊弄人,艺个屁的术!
然后把六代干死。
扒一扒,老东西的徒子徒孙,六代这帮垃圾如何利用外部资金。
三大奖项到底是什么玩意,扒出来,晒一晒。
再断市场。
一方面。
不给老东西和他们已经定型的徒子徒孙,从市场捞钱机会。
把他们限制在市场之外。
以后电影市场大发展,不光是肉,汤都不给喝。
让他们自我封闭,自己玩自己,烂掉臭掉。
另一方面。
用市场赤裸裸的利
益,高回报,号召还未定型的好苗子。
不要跟着老登一条路走到黑。
多管齐下。
他要告诉这群老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骂他,他可以忍,因为沈三通不是表面那么年轻。
但害他损失真金白银,伤害他的利益那就不行。
都得死!
沈三通先让公关部门,撒盖里奇的黑料。
也不是黑料,就是一些媒体没有提及的事实。
一些媒体觉得给宁昊认爹,是奖励。
沈三通只有恶心。
《偷骗拐抢》之后,盖里奇急转直下,玩砸了影片《踩过界》。
随后重回老路推出黑帮电影《左轮手枪》,依旧是劣评如潮。
盖里奇的失败,很大程度是由于他开始找意义。
将胡思乱想引入到原本结构复杂的影片中。
本就是多线叙事,更加复杂,陷入了接连失败之中。
从盖里奇的人生经历,沈三通想到了宁昊。
石头大获成功,沈三通会给宁昊一个大红包,还房贷不成问题。
没有了冰冷的现实,宁昊脑子里的文青,恐怕会重新起来。
宁昊和盖里奇有相似之处。
成功后,追求深度,追求自我表达。
只是宁昊有老中独有的反思。
前世,石头之后,一边是观众的赞誉,一边是业界特别是学院派的否定。
宁昊从自己找原因,《疯狂的赛车》为了证明自己,玩了把大的,弄的线头极多。
到了《无人区》,开始线性叙事,但基调漆黑一片。
学院派思想,是普遍现象。
五代六代有国外认可情节。
五代是想站着或者躬身赚钱,赚名,还知道不能跪着。
六代是只要给认可,给钱,没有不能跪的。
而宁昊这新一代导演,80后,跪是不打算跪。
但也有作者电影、文艺片情节。
可以理解为文青病。
宁昊作为摄影系来做导演,比导演系出身的更渴望证明自己,没有选择。
不走票房道路,无路可走。
很难拿奖。
宁昊北电名头,在外面属于三大,根正苗红。
学院派圈子其实排不上号。
嫡系徒子徒孙,多少人排队等奖、等经费。
迫于现实,因祸得福。
他进不了六代圈子,电影没有六代那么冲。
六代完全是被西方一些资金包养,宁昊没那么离谱。
但是也有一些怪味在里面。
有一种对抗情绪在里面,批判、审视。
渴望成功,但是又怕别人骂自己俗。
总要整点文艺,弄点边缘深刻。
到了《无人区》就是纯粹野兽和黑暗。
渴望深渊,凝实深渊,直到掉下去。
就是没想过人可以不用在深渊,不说行走在天宫。
至少也可以行走在大地上,可以站起来做人,可以快快乐乐,不用那么愁眉苦脸。
当然,《无人区》也有好的一面。
足以说明六代的垃圾不是立场问题,而是真没有能力。
《无人区》,也是绝望,更加绝望。
但比六代水平高太多。
不喜欢的人,也会承认是好电影。
沈三通要考虑宁昊未来了。
有钱了,成功了,绝对文青上脑。
沈三通也不认为可以改变宁昊,三观都定型了。
除非宁昊自己想明白,别人劝没用。
沈三通想了想,还有个能救一下的。
给郭凡发短信,嘱咐道:你以后不能有文青思想,做人多好。
扛着摄影机,跑外景的郭帆,收到短信,一脸懵逼:?
(⊙_⊙)?
他哪里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