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长6.43米,质地坚硬,略有生锈。
凌霜在脑海中模拟出案发时的场景——
凶手事先在将细铁丝固定在两侧小岛上。毫不知情的宋超,高速驾驶摩托艇途径此处,被铁丝割段头颅……案发之后,凶手返回小岛,用钳子夹断铁丝,离开现场。
你当时有看到血吗?凌霜回到快艇上问罗登。
罗登挠了挠头说:当时天黑,我没看清楚,只觉得有腥味,在海上,这种味也不奇怪。
当时是几点?凌霜继续问。
罗登想了想说:七点多一点。
宋超四五点钟遇害,两个多小时后罗登才到达现场。
那他来这里的路上,极有可能会偶遇凶手,凌霜问:你来这片海域时,有碰见什么人吗?
没有遇到任何人,罗登说,租快艇的老板每天六点准时下班,两点半以后他就不对外租快艇了,我是他侄子,开了个后门。
你几点离开海岸的?凌霜追问完,下意识打量起罗登,他有一米八三,鞋子也比刚刚那个鞋印大,凶手不是他。
五点钟。罗登说。
不对啊,凌霜垂眉自语,如果凶手杀人后立刻离开现场,他应该在6点到6点半之间回到沙滩,势必会和五点出发的罗登偶遇……
他没立即回海滩。徐司前说。
凌霜怔了一瞬,醍醐灌顶般道:如果那样的话,他驾驶的就不是摩托艇了。
因为距离太远,摩托艇回不去。
徐司前点头。
凌霜还有一个疑惑:凶手是如何做到避开其他人,精准杀死宋超的?
徐司前说:只要他提前了解宋超的出行时间,再提前一小会儿达到现场并不难办。
凶手真的很聪明,好难……如果他驾驶的不是摩托艇,那他是从哪里出发来到案发现场的,杀人后,他又逃去了哪里?
凶手是本地人,徐司前看出凌霜的苦恼,替她整理思绪,他擅长驾驶水上交通工具,熟悉附近环境,会开摩托艇,是摩托艇爱好者,在宋超死前和他见过面,可能还指导过他驾驶水上摩托。
凌霜闻声看向他,郁结的心又豁然开朗。
有徐司前在,她多了一个脑子,这案子应该不难破。她表情一松,忽然笑起来。
笑什么?他忽然问。
没什么,有点高兴。凌霜说。
你高兴是因为我。他语气笃定,目光温柔地落在她身上。
凌霜耳朵突然热起来,对面还坐着三名警察,徐司前有点太过明目张胆。她往边上挪了挪,试图与他保持距离。
徐司前却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后腰。
凌霜偷瞄一眼对面的警察,确定他们没发现,才又靠回到徐司前身边,掩耳盗铃般挡住他作乱的手。
徐司前泰然自如若地看向碧波荡漾的海面,说:这里真美。
几人返回海岸。
台城警方将现场找到的证据带回去做进一步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