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她像有事吗?
我不知道,于曼颐摇摇头,只是我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将结婚生子当做头等大事。女人若是嫁不出去,那全家都要被戳断脊梁,游姐姐就是……
于曼颐顿声片刻,不愿将她突如其来的悲伤传递给宋麒,便改口道:
总之,我以为女人到了年龄,就是要嫁人生子的,至多是迟些,但再迟也是要有那么一天的。在我们那,没嫁人的女孩子,就会被称作没人要的老姑娘,人人都能来贬低你,可怜你。可你姑妈……
的确,但凡明眼人,谁会去贬低宋华章,可怜宋华章呢?
但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宋华章过得未免也太快乐了,快乐得将于曼颐不嫁人便会晚年凄凉的思想钢印都撼动了。
不过这钢印也只是晃动了一秒,就又被烙回去了。
于曼颐坐在黄包车上不做声地想:
宋华章出身好,学问好,住在那么漂亮的房子里,又赚了那样多的钱——她能拒绝嫁人生子是因为她手握这些筹码,她于曼颐有吗?
这问题好复杂,这问题真是十分复杂,这不是一个月只拿十五块月薪的于曼颐该思考的问题。她与宋麒去程的沉默是因为赌气,而回程的沉默则是为了思考。
终于,黄包车将她从宋华章的别墅送回了编译所的宿舍,于曼颐跳下车与宋麒告别,她按响了门铃,等着别人来给她开门时,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将皮包里的那封邀请函拿了出来。
她垂下眼,看到邀请函的正面,是宋华章写下的四个龙飞凤舞的汉字——
姜玉亲启。
也好。
她还是做执行层面的事,比较不需要动脑。
第66章 扬名立万(三)
◎赚到第一桶金,然而。◎
宋华章?久仰大名。
姜玉函授学校的校长办公室里,又是只有于曼颐和姜玉二人。她们都已经习惯了每个周末上午的看画与指点,于曼颐一敲门,姜玉便暂停了对学校文件的批阅,与她坐到沙发上了。
然而于曼颐今日从包里拿出来的不止有自己这周的课业,还有一份来自宋华章的邀请函。
宋华章说姜玉名声在外,而姜玉对宋华章久仰大名。于曼颐坐在沙发上,看着姜玉将那邀请函拆开看了几眼,而后便放回茶几,问于曼颐:
她怎么会通过你转赠邀请函呢?
她是我朋友的姑妈,于曼颐说,我朋友带我去见她时,她给我的。
姜玉笑了笑:朋友?我可没带‘朋友’去见过我长辈。
姜玉极少过问于曼颐私事,这句调侃真是将她弄得手足无措。那邀请函又被拿起来阅读片刻,而后递进了于曼颐手中。
是场宴会,一些出版界的同仁都会前往,倒不失为拓展关系的机会。我会赴约。
那我叫我朋友……转达。
姜玉的调侃让于曼颐再用朋友这两个字时都变得为难了。她低下头,听见姜玉又开口:
既然是借了你的关系,那你就同我一起吧。
我吗?
这屋子里还有谁?
姜玉这句话说完,门外便有人叫了声姜校长。于曼颐看着她起身,目光再次落回茶几上,发现那封邀请函竟当真变作一张入场门票,轻飘飘地落到她怀里了。
……
你吗?
编译所宿舍里,尤红听于曼颐说了这事,脸上又露出了那久违的嫉妒。于曼颐觉得尤红这人也真是心无城府,每次嫉妒她都写在脸上,犹如一位喜怒形于色的单纯反派,这还能做什么大事!
她心中很难平衡,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于曼颐在绘画上的天赋是不如她的,然而她却总能获得姜玉青睐,上次是图书馆的权限,如今又能跟着姜玉去宋华章的宴会。
组局的是宋华章,而赴约的人既有姜玉,其他人的身份自然也不容小觑。她们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培训过的人,自然心中都清楚,这世上有本事的人数不胜数,有人脉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又有本事又有人脉的人,便是凤毛麟角了。
人性如此奇怪,分明都是同等水平的人,但见过面的与没见过面的,在心中的分量竟然会有天壤之别,就总觉得那见过面的更值得信任。当然,这一切比较先得建立在实力之上,只会夸夸其谈之人放到哪里都是笑料,正所谓菜就多练,此乃放之四海皆准的金科玉律。
你又在生气。于曼颐道。
我没有。
你怎么这样想不开?于曼颐循循善诱,纵然有什么机会,我一个人也应付不来,到时候一定会叫你一起。尤红啊……
尤红被她扳过脸。
我发誓,于曼颐一只手扳着她脸,一只手指天道,我绝不会背着你独自发财!
尤红不禁噗嗤一笑。
我这人就是心眼小,她自嘲道,曼颐,你为何对我这么宽容?你怎么总叫我觉得,你已经认识我好久了?
倒确实有这么个人,于曼颐随口道,我十六岁便认识她,她是我第一个好朋友……
好啊!尤红脸色骤变,你竟将我当做别人替身!谁要做你第二个好朋友!
她猛然从床上坐起,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宿舍。于曼颐一愣,被尤红突然发作搞得莫名,只能无奈跺脚:你能不能不要心眼这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