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思考方式和对待社会问题的做法,显然与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甚至在这4%里面都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叶先生,在拉法帝国会不会出现更多与您类似思想的精英人才呢?魏亮又再次换了一个方式来问叶天民,他还是不甘心,希望能得到更多叶天民的认知中可以去分析的。天民集团已经呈现出一种与当今主流经济发展不一样的现象,这次的国控减负计划,从接到黎民文化邀请开始,他也专门研究了。
像479梦工厂和机械加工区的出现,完全是另类,这次来了之后,还听说了纺织厂的改制同样更是天方夜谭一般。魏亮的心里是极痒难受的,并不是所有研究经济和从事经济教育领域的人,都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现象,太多的所谓专家仅仅是依靠理论知识来研究。
叶天民这次直接笑了,这个问题在前世就已经无数的人提过,甚至有不少所谓专家提出了精英教育、精英服务,甚至要搞什么精英计划来区别对待,在各方面对精英进行优惠。
看来不同的世界,这一点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像我,那就不是精英了。我毕竟只是个商人,真正的精英在我的理解中,是指对我们拉法帝国有贡献、具有特殊能力或者突出贡献的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上过前线的军人、冲在火场的消防员、那些一辈子为了拉法帝国的科研默默无闻,甚至全社会都不知道他们姓氏名字的人,这些才是社会的精英,是他们推动着社会方方面面的进程发展。经济发展不过只是其中大部分感受最明显的一个而已。而拥有财富或者创造财富,为拉法帝国带来经济繁荣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群,精英二字多少有些炫耀了。
叶天民的话,按说并不稀奇,但这其中对像他自己这样拥有巨量财富的人的看低,却是魏亮也没有想到熬的。
他忽然觉得自己今天所谓的碰撞,其实更像是一场洗礼。让他对经济发展的认知,打开了另外的空间之门。社会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的包含太广泛了,单论经济无异于就是非常狭隘的研究。没有社会健康价值的研究,同样是很低廉的。
这也让他想到最近看过一个青年学者发表的文章,里面非常详细的描述了经济与人之间的联系,第一次提出研究者的人文精神。对于从事各项研究的人而言,人本身的内在思想决定了研究结论,所以抛开研究者自身看所研究的课题,是不可取的。你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都不准确,你的研究价值又何在,数据和理论再丰厚,没有你自己先做到,那就是自欺欺人的。
文章提出言行一致,内外一致,虽然表面是德道观,和今天叶天民的论调一对照,他发觉这个青年学者的文章并不如表面那么简单。这个学者来自国立大学经管学院毕业的,而叶天民曾经担任而且现在也担任着国立大学的辅导员,虽然他不一定真的去辅导了什么,怎么看那个青年学者都是收到了叶天民影响的。因为传统的经济领域的教育,是不会培养和教导学生朝这个方向去研究的。
而且这篇文章被现在拉法帝国经济领域比较权威的,以帝国银行副行长司马文锦的大肆评判,认为年轻人是对人文精神的胡乱加塞,经济是残酷的,人文精神在经济领域当中应该弱化。
在他们的认知中经济是机器、是杠杆,如果附加上人文精神,那么就相当于是在做道德绑架,这与经济的原理是悖论的。
但随后一大批青年学者站队,却不是司马文锦这一批权威这一边,而是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这里面不少的青年学者就是从国立大学毕业的。
魏亮的眼睛亮了,如同这六月的江都市火辣辣的太阳,师者当为人在先,他最早对天民集团的分析就已经落了下乘,盲目的对企业发展给出判定,没有结合天民集团的人文精神和初心,还谈什么别人的发展会怎么样!
惭愧啊!
之后的魏亮再没处处逼人的发问,而是真的像请教一般,这让叶天民大感意外的同时,也对魏亮的人品大为赞赏!
这个时候,电视台的主持人才有机会提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叶天民也很乐意配合。
一直提心吊胆的高文峰跟着叶天民的车到达瞰江路001号的时候,看见叶天民和魏亮有说有笑的一起下来,俩人的神情都非常放松,这才缓了口气。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