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他又道:怕就怕刘邦老儿跟蛮族约定时间,如此,我大楚既要抵挡汉国大军,又要提防蛮袭袭扰,那就首尾难以兼顾了。
百里贤微微一笑,说道:刘邦可以谴使联络蛮族,我们也可以派人冒充汉使去跟他们联络,刘邦若跟蛮族约定出击的时间,咱们也同样可以派人跟蛮族约定攻击时间,让蛮族先于汉军、提前出击。
善!项庄狠狠击节,沉声道,就这么办!
##########
咸阳城东的荒野此时已经成了个喧嚣的大兵营。
刘邦诏令颁下之后,各郡各县的更卒便纷纷开始集结,然后一队队地开赴咸阳,在咸阳汇齐之后,就将出武关、下南阳,直取荆襄。
刘邦披着锦织大氅,在张良、陈平、周勃、白墨、吕台还有太子刘恒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了咸阳东门,尽管刘邦很想册立刘如意为太子,可是文武大臣们却都倾向刘恒,面对众大臣的坚决反对,刘邦无奈之下还是选择了刘恒。
站在望楼上居高临下看去,一队队更卒正排着略显零乱的队形从咸阳城外开过,除了汉军更卒,还有大量的胡人马队,有休屠人,浑邪人,也有月氏人,此次出征,刘邦几乎调集了所有的军队,还征召了十万胡骑!
这次决战,刘邦决定御驾亲征。
一个原因,刘邦不放心把举国之兵交给别人统帅,另一方面,刘邦隐隐感到,这很可能就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上战场了,所以,他要亲手打败项庄,再亲手灭掉楚国,一统天下是他的夙愿,他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国相。刘邦望着城外汹汹而过的大军,忽然问萧何道,粮草都备齐了吗?
萧何深深一揖,恭声道:大王放心,咸阳太仓尚有余粮一百二十万石,此外,臣已经给各郡下了征粮令,不出意外的话,至少可以再征集两百万石!有了三百万石军粮,足可支撑六十万大军半年作战所需了。
所谓征粮,其实就是摊派,把负担转嫁到所有的老百姓头上,这也是各诸侯国惯用的手段,既便是历史上已经完成变法之后的秦国,也经常向百姓额外征粮(田赋之外),只不过相比关东六国,秦国会给予爵位的补偿罢了。
毫无疑问,征粮会增加百姓的痛苦指数,更会削弱统治者的统治根基。
刘邦便轻轻地叹了口气,若不是丢掉了巴蜀这个最大的粮仓,又哪里用得着向百姓强行征粮?征粮可是饮鸠止渴啊。
好半晌后,刘邦又问吕台道:上将军,大军何时能够完成集结?
吕台忙道:回禀大王,骑兵包括各部落的胡骑半个月之内就能完成集结,各郡县的更卒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四十天应该足够了。
此次出征,刘邦足足调集了五十多万步骑,若不是为了提防匈奴人逆袭,他甚至想把驻守九原的十万戎卒也调上荆襄战场。
四十天么?刘邦轻轻颔首,又转头问白墨道,子砚,联络羌、氐、山越、五溪蛮还有南越的事宜安排得怎么样了?
白墨答道:派去羌、氐、冉陇、山越、五溪蛮的使节早已出发,这会应该已经见到各族首领了,至于南越,由于路途遥远,一时半会恐怕还到不了。
前方说过,各国先后建立了类似于楚国乌木崖的特务机构,汉国的特务机构是白墨在掌控,除了派去联络羌、氐、冉陇的使节是从咸阳派出外,其余前往山越、五溪蛮以及南越国的使节却是从秭陵、江陵就近派出的。
项庄半晌无语,忽回头对刘恒道:恒儿,关中可就交给你了。
刘恒长揖到地,诚惶诚恐地应道:父王,孩儿定当尽心竭力,确保关中不失。
刘邦点了点头,又转身对白墨说道:子砚,太子还年幼,一切就都拜托你了。
大王放心。白墨拱手作揖,肃然道,臣定当克尽职守,辅佐太子,只要臣尚有一口气在,关中根基就绝不会有半点闪失。
刘邦再次颔首,喟然道: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
再一转身,刘邦忽然挺起胸膛深深地吸了口气,霎那间,整个人的气势为之一变,几十年前的雄心、豪迈仿佛又回到了他的身上,遂即笑对张良道:子房,这次恐怕是我们这两个老家伙的最后一次出征了,哈哈哈……
张良微微一笑,朗声道:老骥伏枥,死而后已。
嗯。刘邦重重点头,大声道,这一次,不是项庄死,就是寡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