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心腹之患
差不多比项庄晚了两个时辰,白墨才接到了败军急报。(《》)
听完败军急报,白墨只是轻轻蹙眉,汉中郡尉李布却是大吃一惊,劈手便揪住前来报讯的小校的衣襟,厉声喝问道: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小校颤声道:将将将将将军,南南南郑失失失失失守了。
胡说!李布一把将小校摔在地上,大吼道,蜀中到汉中就金牛道一条路可走,楚军又分明被我军阻在剑阁,南郑又怎么可能失守?唵?南郑怎么可能失守?!难不成楚军还能变成飞鸟从咱们头上飞过去?
小人也是不知道啊。小校苦着脸道,可是南郑的确是失守了。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李布气得暴跳如雷,他不能不生气,南郑可是汉中郡冶,他李布的妻儿老小可都在城中,南郑失守,岂不是意味着他的妻儿老小也落入楚军之手了?楚军素来残暴、嗜杀成性,妻儿老小落入楚军之手又岂有幸理?
白墨蹙了蹙眉,有些不悦地道:李将军,请稍安勿躁,既然事情已经出了,我们总是要面对的,你吼再大声也终究不能改变楚军攻陷南郑的事实不是?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然后想一个正确的应对之策。
李布闻言悚然一惊,当下唯唯喏喏地退到了一侧。
白墨这才上前扶起那小校,和颜悦色地问道:楚军大概有多少兵力?
小校摇头,有些惶然地道:回禀左相,小人委实不知道楚军有多少人。
白墨点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有自己大军守在剑阁,南郑守汉怕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遭到楚军的偷袭吧?措不及防下城池失陷、弄不清楚军底细也在情理之中,当下白墨又说道:那么,请你把当时的情形描述一下,要尽可能地详细。《》
小校闭着眼睛回忆了一下,然后将他亲历的场景娓娓道出。
听完小校的描述,白墨心里便已将事实猜了个**不离十,当下叹息道:看来这应该只是楚军的一支奇兵,兵力最多也就两三千人,否则他们也不会换上我军衣甲,那个领军主将应该就是上次在剑阁跟冠夫将军单挑的楚军悍将。
李布这时也冷静了下来,问道:可是,他们是怎么过去的?
是啊,楚军是怎么过去的呢?白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道,看来,在蜀中跟汉中之间,应该还有另外一条通道,只是咱们不知道而已,不过,楚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条通道,却不能不令人深思哪。
李布听了个满头雾水,不解地道:左相此言何意?
白墨道:很显然,楚军是得到了巴蜀豪强的鼎力支持,如果没有巴蜀豪强的支持,楚军只怕连夷陵道都进不了,更别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控制巴蜀全境了,还有蜀中通汉中的这条小道,也定是巴蜀豪强指引给楚军的。
这些白眼狼。李布恨恨地道,简直就是不识好歹!
不。白墨却摆了摆手,说道,并非巴蜀豪强不识好歹,而是咱们推行的重农抑商的国策出了问题,巴蜀豪强之所以全面倒戈、鼎力支持楚军进川,多半是因为楚国推行奖励耕战商读的国策,看来,咱们大汉国的国策也有必要做出调整了。
李布叹了口气,说道:左相,现在咱们怎么办?国策大计的事情,他一个小小的汉中郡尉不懂,也不想弄懂,可现在南郑失守,驻守剑阁的这四千多汉军可就成了孤军了,没有了来自南郑的军粮接济,覆亡那是早晚的事。(《》)
白墨默然不语,南郑失守,这场战争的整个局势也顿时间逆转了。
现在,不仅仅只是他这四五千汉军能不能保全的问题了,而是整个汉中郡恐怕都要因此而失守了,因为南郑是汉中郡冶,不仅是汉中最坚固的城池,城中更屯积了全郡钱粮,南郑一旦失守,也就意味着汉中失守了。
李布试探着问道:左相,要不咱们回师南郑吧?
说此一顿,李布又道:左相您刚才也说了,奇袭汉中的楚军很可能只有两三千人,而且还立足未稳,咱们若是即刻回师,没准还能够把南郑夺回来。
不可能。白墨摆了摆手,道,咱们若这时候弃守剑阁,对面的楚国大军肯定会趁势碾压上来,到时候别说夺回南郑,只怕咱们这四五千人也会被楚军啃得渣都不剩一点,还有整个汉中,那时候就真的失守了。
那怎么办?李布道,就这样干等死?
容本相想想。白墨摆了摆手,又道,还有,南郑失守的消息必须严密封锁,如果对面楚军知道了消息,并派人来喊话,就说是楚军散布的谣言,让将士们不要轻信,还有,若发现有人在军中传播谣言,杀无赦!
喏!李布揖了一揖,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