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秦太尉?刘邦失声道,尉缭!?
对,尉缭!张良重重点头道,秦国在赢政掌权时,国势已极为强盛,当时以秦国之国力、兵力,要灭掉关东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难,但如果关东六国联合起来,则秦国也是毫无胜算,此时,秦国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灭国战略。
而现实是,秦国拥有大量的绝世猛将,更拥有百万精锐甲兵,却唯独缺乏具备战略眼光的统帅,赢政长于帝王心术,善于政治谋略,军事上却极为外行,就在这时,尉缭轻衣入秦,向赢政献上了扫平天下的灭国战略!
尉缭!刘邦皱眉道,真的会是尉缭?
大王,十有八九便是此人了。陈平也道。
不过大王也不必太过担心。张良微微一笑,又道,若在垓下决战之前,项羽手握十万雄兵又有尉缭辅佐,那结果就难说了,至于现在么,项庄兵不过几千,将不过数人,既便尉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能怎样?
正说话间,夏侯婴忽然匆匆进来禀报道:大王,楚军又来了!
刘邦当即长身而起,喝问道:什么方位?
东北方向。夏侯婴答道,离此地不到二十里!
那你还愣着做什么?刘邦喝道,赶紧带兵去救援!
诺!夏侯婴轰然应诺,又向刘邦揖了一揖,旋即领命去了。
目送夏侯婴的身影远去,张良忽然说道:大王,请速速登山!
登山?刘邦愕然道,这大晚上的,天又冷,跑山上去干吗?
张良道:古人云,站得高则看得远,要想窥破楚军虚实,破解楚军分兵之后如何再次集结的秘密,就必须登高远眺!
刘邦mo了mo漂亮的八字胡,当即喝道:走!
当下刘邦点起数百亲兵,带着张良、陈平开始登山。
数百亲兵打着火把,足足用了两个时辰才在荆棘丛中生生劈出了一条通道,护着刘邦君臣三人来到了大营左近的山顶上。
这时候差不多已经是半夜了。
站在山顶上居高临下望去,只见东北方向的山谷里火把通明,还有一条条的火把长龙以那山谷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蜂拥而去,在火把长龙前进的方向,还可以听到隐隐约约的杀伐声,显然,楚军已经再次偷袭得手并且从容遁走了。
看来项庄小儿又得手了!刘邦恨恨地道,这是第六路了!
张良说道:楚军在暗,我军在明,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陈平也道:是啊,楚军行踪不定,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我各路精兵发动袭击,而我军却只能被动等待,然我军要想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又谈何容易?可一旦松懈下来了,则又难免给了楚军可趁之机,的确很难哪。
刘邦紧了紧身上的白虎皮大氅,闷闷地道:子房可发现了什么?
暂时还没有发现什么。张良摇了摇头,说道,请大王耐心等待。
得,那就这么等着吧。刘邦没好气地摇了摇头,又在山背面找了个避风所在坐了下来,又命亲兵生火驱寒。
这一等,却几乎等了一昼夜!
直到次日天黑之后,张良终于有了发现!
刘邦刚刚就着咸菜吃了半木碗糙米饭,正缩在白虎皮大氅里打盹呢,那边的张良突然就大叫了起来:大王!臣知道了,臣知道了!
刘邦猛然惊醒,当下裹着大氅来到了张良跟前。
张良手指前方,兴奋地道:大王你看,那是什么?
此时天sè刚黑,隐隐还可以看到四周群山的轮廓,刘邦顺着张良手指的方向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巍峨的大山,然后,便在山顶上看到了一团火光,当下刘邦有些愕然地道:那不就是一堆篝火么?楚军余孽怎么跑山顶上去了?
篝火?张良摇了摇头,说道,不,那是烽火!
说此一顿,张良又指了指四周,然后接着说道:大王你看,不仅那山上有,附近的不少山头上也有烽火,显然,楚军就是通过这些烽火来传递信息,古人以烽火示警,项庄却用烽火来聚兵啊,好一个烽火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