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青没说话,拿了一只炭棍:开始吧。
李问和两名修攥学士纷纷睁大眼睛:大人,您只要一根筹棍?
唐青微微抬脸,眸光里带着平和稳定的力量:足矣。
李问踟蹰,唐青视线扫过四周,在地上写了些数字。
修攥学士盯着陌生的字符,从彼此的目光里看到了疑惑。
李问开始摆起筹棍,在心内以口诀运算了一会儿,耳旁落下一道清润如玉的声音。
唐青笑着说了个数字,李问诧异,待他将旧籍算完,已过去半刻钟,得到的数目与唐青的分毫不差。
李问诧异:大人,您莫非只以这些奇怪的字符筹算出结果?
唐青颔首:自然。
又道:这些阿拉伯数字,搭配运算符号,很快就能算出结果。
数字计算,远比筹算来的方便,一目了然。
也正是此刻,唐青心底忽然冒出了一些新奇的想法。
春日枝头点缀着薄红嫩青,晴光灿烂,远不及落在青年眉眼的春色,远看犹如一卷灵动温柔的画。
两名修攥学士和李问忽然跪下,齐齐叩拜:参见皇上。
唐青转过头,萧隽不知几时出现,站在墙门看着他。
唐青迎上前,正欲拱手行礼,被萧隽拦了下来。
四周的人俱被屏退,萧隽看着他指尖残留的炭黑痕迹,待宫人送了丝帕,替唐青擦拭。
唐青蜷起指尖:陛下,臣自己来就好。
萧隽也不勉强,帕子交给他,走到书写数字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
唐青一边擦手一边回答:数字,阿拉伯数字。
说着,他把数字计算的概念和运用与萧隽详细解释,又道:陛下,臣想将数字在大邺推广开来。
数字的运用和计算渗透许多方面,如今的筹算过于冗杂,若能普及,不失为一件好事。
萧隽定睛看着他:这也是唐卿那个时代的?
唐青:回陛下,正是。
萧隽目色平淡:卿的想法很好,可想在大邺推及,并非易事。
唐青沉默:……臣明白。
历代以来,书籍一直为贵族和世家垄断,知识传播范围甚微,就连寒门子弟,能出头的也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平民阶层的人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资源。
若想推及文化,就必须打破历朝历代的官秩选拔制度,让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机会。
此举无异于再次打破阶层利益,重新划分资源。
萧隽与他并肩而行,虽未言语,但唐青明白若自己想做,对方仍是他的靠山。
改革选拔制度,有利于分散朝堂各党势力,让新鲜的血液融入,培养属于萧隽的势力。
', '>')('萧隽停步,伸手替他拂去落在发间的花枝。
唐青瞥过脸,下意识往后。
春日滋生了许多青苔,他脚底一滑,踩在冒着绒绒青苔的石子上,好巧不巧地往萧隽胸怀摔去。
萧隽看着他,眉眼浮起笑意。头更是凑近了,停在他发上嗅了嗅。
好香。
唐青:……
萧隽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可摔疼了?
唐青绕开石子,专挑不长青苔的路走。
走了没几步,回头,刚好撞见萧隽嗅着指尖。
他眼皮一跳,萧隽那身高贵的淡漠散去,倒是脾气很好的样子,还冲他回了一笑。
第121章
唐青连着数日在藏书阁修书攥书, 萧隽随他一同在馆内察视。
此次负责纂修旧籍的工作只派了四名学士负责,唐青和其他几名学士共同商议出一套新的修订条规。
依照新条规工作,一段日子已显成效。
此时只见旧籍陈放井井有条, 重新攥写与修复过的书籍文卷俱有序归类, 毫无杂章错乱, 一目了然。
若无差池, 纂修旧籍一事可在预期之内提前完工。
萧隽偏过双目, 眼前的唐青坐在书案旁, 一头青丝如乌缎披落在肩背, 正在目不转睛地翻理宗卷。
他不禁柔下口吻:卿这些日子可觉辛累。
唐青视线仍流连在竹简上,抽空抬眸,看向萧隽的眼睛回话。
阁中汇藏了许多珍奇书卷, 臣借此机会观览,只觉心胸豁然不少,工作也成了另一种趣味,并不觉乏惫。
闻言, 萧隽对他更是心生怜惜。
今年皇林春猎, 唐青因修复旧籍的事一直留在藏书阁, 未参与狩猎的热闹。萧隽担心他闷坏了,巡到阁内三楼时,借着窗扉窥见几缕明媚的天光,心念悄然一闪。
萧隽道:春色尚好,卿可同孤一道去田郊走走。
这是今年隆冬时萧隽与唐青邀约好的事,唐青当时应允,一诺无悔。
他立在台阶底下, 和驻足在阶前凝目注视自己的萧隽对视,瞬息之后别过眉眼。
他拱了拱手:臣随时奉命。
如此, 二人便低调出宫,萧隽没有骑上雷首,只命人牵来两匹普通的雪花骢,性子最为温顺的那匹分给唐青。
唐青弯了弯眸子,和雪花骢对视,指尖温柔的抚上它的鬓毛,低头诉说几句耳语。
萧隽瞥了眼雪花骢,心绪些许复杂。
唐青话音落罢,翻身上马,雪花骢载着他稳妥踱步,缎黑发丝在风里扬起秀美的弧度,略至萧隽抬起的手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