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青放下竹简,拢了拢肩上的披风, 主动迎出书房,停在那道长身而立的身影面前。
臣拜见陛下。
唐青话刚开口, 欲行的礼被萧隽挡了回去。
萧隽道:这次孤可是在唐卿的府门外等着通传才进来。
唐青:……
萧隽勾起淡色的眼睛:在府里待了整日,不闷?
唐青:回禀陛下,臣习惯了。
萧隽听不出语气地笑了声:换身衣裳,随孤一道去近郊走走。
唐青不想动,可到底是皇命难违,只得回房更衣。
他着了身象牙白的素简长衫,乌发挽起少许,大部分披在肩后,越是简单,愈发雅致清丽,还有几分不常见的飘逸风流。
萧隽目光一亮,唐青双手拢在袖子里:陛下。
萧隽压回嘴边的喟叹,道:骑马出去。
闻言,唐青干脆牵出踏风。
这匹名贵的西境宝马几个月不见他,对他却是一如既往温顺。
唐青轻抚它的鬃毛,说几句话,笑道:好马儿。
说罢,在萧隽的搀扶下踩着马镫骑上去。
平城生活的几个月,他的马术在萧亭的点拨下已经长进不少,驭着踏风尽力跟上已经放缓速度的雷首身后。
萧隽打量唐青骑行的踏风,心知是皇叔送的,自然免不了吃些酸味,可念及唐青同他去近郊,这才莫名有点平衡。
近郊,眺望无边的田地泛出稻子初熟的黄。
开春唐青随萧隽来时,这里还是一地稀疏,如今到了初熟的时节,迎面而袭的风里送来谷植的气息,清香干爽,就如嗅到了阳光的味道。
沿着田垄打马徐行,唐青发现路边竟设立了旱厕,周围少了许多粪便,看着比起从前干净。
不久,一名农正被召到此处。
农正急急忙忙行礼:拜见陛下,见过大人。
唐青还记得对方,年初就是这名农正被萧隽叫来,此时农正满脸紧张地搓了搓干瘦双手,才下过雨,空气潮湿,对方却冒了一头汗。
萧隽道:你与大人说说。
农正连忙应下,磕磕绊绊地将过去邺都半年内的农事改革详尽陈述。
当初唐青不算正式的提议都被农正加以改良调整,这大半年逐实施,今年农田用新发的积肥种植养护,产出的数量和质地比往年提高好几成。
说到兴奋之处,农正笑得眼角都是褶子。
多亏了大人的高明提点,这才让小的有机会将皇上吩咐的事办妥当。
萧隽微微睨着眼,盯着唐青含笑的唇角,渐渐有些心不在焉。
唐青垂眸,适时开口。
他没有贸然领功,毕竟只是口头上提了建议,农业技术的进化离不开像农正这样经验丰富的人,正因为有一群人累积经验,他们在一次次实验中驯化农物,才得以将农业更进一步发展。
萧隽打发走农正,落下几步等唐青跟上。
', '>')('唐卿倒是大方,自己的赏赐不要,反而帮旁人揽功。
唐青无声一笑:陛下,臣方才所言俱出自真心,若非有像农正这般的人付出实践,就算臣说得再多,也难以将此实现。
萧隽:有功必赏,孤不会亏待他们。
又道:今年入秋,近郊定会满地金谷,你可回来再同孤一道瞧瞧?
这是一份邀请,唐青怎会听不出话外之意。
他腹中斟酌,道:待臣完成边贸一事,定会回来向陛下复命。
萧隽听着他天衣无缝地应答,淡然无语。
二人一前一后沿着稻田继续前行,萧隽折下野草,不久,唐青眼前一花,手里被前面的人抛来一物。
定眼打量,是只用草枝编成的大蚱蜢。只见其物通体油绿,活灵活现,如若不认真看,捧着这样一只油绿草编蚱蜢,只怕会吓一跳。
唐青无言以对,继而哭笑不得。
此举突然,但萧隽编蚂蚱的手艺可见很好。
萧隽:……
向来倨傲的帝王头一次错开视线。
唐青晃晃草蚂蚱:陛下何意?
萧隽:送你。
唐青从善如流:臣谢过陛下。
他看着立在手心里的油绿蚱蜢,问道:为何是蚂蚱?
萧隽神情微暗。
来了阵山野的风,二人衣袂飘飞。
萧隽负手走了片刻,唐青以为问题不会有后续时,忽然听见对方淡然开口。
临时起意,孤儿时只学过编蚱蜢,至于其他的,尚且来不及跟母妃学。
萧隽面上沉静:等你回了府,孤会差人将余下赏赐送过去。
唐青手捧蚱蜢,再次谢恩。
等他回到府上,吩咐兰香把这只蚱蜢放在储藏屋里,找个盒子收好。
兰香捏着蚱蜢的一根草枝,险些惊吓。
先生,这、这是哪里来的……
唐青淡定:陛下御赐。
兰香:……
是该好好收着。
**
次日,碧空万里,晴光普照。
唐青启程去了冀州,依旧由韩擒随行护卫。
途中平安,他们的车队一路低调安静地到了冀州和兖州的交界地,蔚县。
蔚县地方不大,因地理位置形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往来商贩密集,街上十分热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