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擒错愕,随即收紧臂膀,小心拥捧着怀里的这份来之不易的柔软。
先生,我会回来的。
唐青:好,我等你。
**
唐青走出树林,碰上等候的李秀莽。
他问:一直守在这儿?
李秀莽深邃平和的五官波澜无惊。
大人,下官什么也没看到。
纵使看到,也不会传出去。
唐青立刻明白,对方已经看到了。
他微微点头:多谢。
第31章
暮色笼罩着整座小城, 行人匆匆,争相在城门关闭前交出路引,通过检查后方得入内。
唐青一行人在傍晚前来到梧郡, 因低调出行, 只用路引交予驻城兵检查, 同多数行人一样, 赶在天黑时顺利抵达城中。
大邺极少数地方不设宵禁, 天色刚暗, 街头已不见几个人影, 颇为萧条荒冷。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先寻一座客栈落脚,不去官驿, 更未让人通知梧郡郡守,打算先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在郡城四处转转。
待大致查探城内的情况后,再找官府的人不迟。
几人在客栈订好房间,进门不久, 唐青便下榻休息。
他的头沾在枕上, 昏沉无力, 模糊中似乎听到门外来了人,兰香与对方小声说话,接着把人请进屋内。
来人应当是李秀莽,替他诊了脉象,动静十分轻巧。
唐青想说句话,可浮起的意识又沉回了一片深渊般的黑暗里,彻底睡死过去。
到梧郡的前两日, 唐青闭门不出,卧榻休息了足足十几个时辰。
这日缓缓转醒, 趴在桌面的兰香瞧见他睁眼,忙去请了李秀莽过来。
唐青仍安静地枕在榻边,左手放在薄褥外让李秀莽探脉,肤色有些苍白。
只短短两日,他已清减几分,眸里盈动着憔悴的光。
兰香问:先生身子如何?
唐青微微笑道:理当无甚大碍。
兰香嘟囔:先生又不是大夫,怎地还自个儿说上了。
李秀莽道:大人劳累过度,近日切勿累着了,否则恐会心疾复发。
唐青不做勉强,应下医嘱。
**
夏至,总是晴一阵雨一阵。在反复无常的天气变化中,唐青卧在房内安然调养。
探访梧郡的工作,自然就落在随行的几人和李秀莽身上。
傍晚前,唐青倚在榻前喝了碗鸡丝粥,适才简单洗漱,青丝未挽,李秀莽就过来敲了门。
', '>')('他道:请进。
人坐椅子上,等李秀莽检查过身子,便与对方叙谈关于梧郡的事宜。
李秀莽和几名同僚分头把整个梧郡城区转了一圈,所见所感,皆为一个空字。
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天不亮就去地里忙活,街上的商贩少之又少,没半点活气。
他们买过几次东西,粮食方面,价格每日都会有所波动。
莫说邺都,纵使与陇州比较,也少不了多少钱,怨几声价钱不便宜,商贩们嚷着都这个价,爱买不买。
李秀莽道:我们猜测与梧郡缴收的杂税地税有关,这么一个小郡城,在百姓们终日难以裹腹时,繁杂沉重的税让绝大部分人都无法承受。
唐青心想:何止承受?连活着都勉强。
他问:近郊如何?
李秀莽道:近郊遍布田地,打算这几日去瞧瞧。
唐青:我们分头行动。
李秀莽:可你的身子才有起色。
唐青道:养了一周,也该走动走动了,适当活动筋骨,于身子有些益处,不是么?
李秀莽知唐青想做的事,纵使寇大人在场恐怕也劝不住,甚至可能会被对方说服。
是以道:那大人同我前去,有个照应。
**
次日一早,唐青穿了身灰色布袍,以同色长带束起落发,轻装朴素,随李秀莽同往梧郡近郊。
襄州多山地,地势与涿州甚为相同。
梧郡近郊皆呈山岭包围平地的环境分布,不论山上山下,皆为耕种的田地,至于尚未开荒的废乱之地,亦有农民在开垦。
就如李秀莽前几日查探的一样,梧郡的平常百姓,天不亮便干活,一干就是整日,终不得闲。
可就是这样勤劳的农民,大多数都填不饱肚子。
唐青和李秀莽沿近郊田地直向而走,已泛了青黄的稻似望不见尽头,夏风吹过,青涩的稻味很快充斥鼻息。
李秀莽前方引路,忽然停了脚步,领着唐青从另外的小路绕行。
唐青问:为何不接着走?
再看李秀莽似有难言之隐,欲探身打量,眼前再次被对方遮拦。
唐青好笑道:这是何意啊?
周围青山水碧,农民把锄耕作,有何需要遮掩的?
李秀莽无奈:前路有不雅之物,莫要看了去。
唐青顿悟:粪便?
李秀莽:……
唐青颔首,轻摇了摇头:咱们也无需转道了,就这么走吧。
李秀莽仍在犹豫,唐青绕过他,径直徐缓前行。
他面色洒脱,田垄小道崎岖,经水冲刷,夹道泥泞。他鞋底沾着泥巴,袍摆也脏了,步行间却如履平地,怡然自得。
我非高雅脱俗的人,再者,无论身份贵贱高低,谁不都有此五谷轮回,万物生长的规律,皆为平等。秀莽兄,莫要把我想得太出尘高洁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