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36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魏氏将那男子送去清风醉后,直接进了清风醉对面的风声茶馆。

她在二楼要了个雅间,准备看着对面的好戏。

她可是清清楚楚记得,那日在玉泉山上,夏桉神神叨叨突然说她想要开面馆。

还让她这个做母亲的,替她多留意,有好的面条师傅可以帮她引荐引荐。

既然她都求她了,那她这个做母亲的,又岂会当做不知道?

这不,机会就来了嘛。

开吧,她倒是鼓励她开得越多越好,毕竟这破买卖,也就她能看的上。

-

于三看着清风醉的招牌,将背上的木箱子向上举了举,然后有些忐忑地进了清风醉。

他这几日被拒绝得太多了,这家几乎成了他最后的希望。若还是不成,那他今日之后,是真的要另谋出路了。

刚才那个夫人虽说是个好人,可也只安排他沐浴更衣,沐浴完他肚子尤其地饿,五脏六腑感觉都在叫嚣。

就这么忐忑地,他目色紧张地走进了清风醉。

这时,一个长相斯文的男子迎面走了过来。

请问,你就是于师傅吧?

于三很是吃惊:你,你认得我?

宁舫天道:我是这家店的掌柜,早闻一个煮面师傅进了京,想寻求合作。

于三道:是是是,不知贵店,有没有开面馆的想法?我煮的面,绝对口味香浓,定是会受到百姓喜爱的。

宁舫天上下打量他一眼,道:那,于师傅就先在我店后厨煮一碗试试吧。

于三眼睛铮亮:你愿意试一试我的手艺?

宁舫天:自然,不然我怎么知道,你的面会不会有市场?

于三激动万分:好好好,您等着,我这就为您献献我的手艺。

于三自己完全没有想到会这样顺利,这还是第一个愿意让他试试手艺的掌柜。

进了后厨,于三打开了自己一直背着的那个箱子,从箱子里取出他随身携带的各种配料,然后摆开阵仗,开始熬制汤底,以及和面扯面。gǎйqíиG五.cōm

足足有一个多时辰后,夏桉在二楼,等到了她记忆中的川儿面。

汤底醇香,混着一层红油,浸上劲道的面条,再缀上几块牛肉。

她用筷子挑了一口送入口中,和记忆中一样,一口入魂。

很多美味未必是食材有多矜贵,更在于烹制地方式。

这样一碗面放在面前,会让人一下子忘掉很多山珍海味。

记忆中,上一世魏府因宁舫天的慧眼识珠,识出着于三的手艺必能受到百姓的欢迎,所以当时留下了于三,与他一起合作。

之后不久,将这川儿面开到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深受京中食客的追捧。

一碗百吃不厌的川儿面,成了民众们津津乐道的一款吃食。

重要的是,它不像是要进一趟饭馆,需要大张旗鼓的要一场酒菜,很多食客都吃不起,吃得起也不会经常去吃。

面条不同,进店要一碗面足矣,价格也是寻常民众都承受得起。

偶尔改善一下吃食,其实非常的方便。一碗面也许赚不了多少,十碗、一百碗、一千碗,积少成多,只要它受欢迎,就会源源不断地赚银子。

而前世魏家也因为这川儿面,赚到了大笔的银两,深受别的饭馆嫉妒。

只可惜,如今的魏府,已无识珠之人。

于三这个手艺,他们也是利用不上了。

而此时宁舫天显然已经尝过面的味道,他很有兴致地道:姑娘觉得,这面如何?

夏桉道:我觉得甚好。宁先生以为呢?

宁舫天道:在下也觉得这个面味道很是独特。京中虽说不缺面馆,但是却缺少这种有独特风味的面馆。我见了,这面最地道的地方是汤底。这面的汤底,于师傅制作起来颇为花费心思,因此这个味道是难以如法炮制的。我觉得,他这煮面的手艺难得一见,这个合作可行。

夏桉暗想:你自然是会认可他的手艺。因为上一辈子,京中也就只有你,愿意让他煮一碗面来试尝一下,也只有你能发现这个商机。

于三后来时常与人炫耀,说宁舫天就是他的伯乐,没有他,也就没有这满京城的川儿面。

夏桉还知道,于三其实是被逼进京的。

他的这个手艺,在家乡被很多人乡绅无赖觊觎,他在老家的面馆根本开不下去。无奈,他只能背井离乡,进京寻求机会。

她今日故意让宁舫天接待的于三,他们一个千里马,一个伯乐,自当有自己的缘分。

她又捧起碗,喝了一口面汤,然后津津有味地擦擦嘴角,对宁舫天道:宁先生说可行,那便就与他合作吧,我相信宁先生。

宁舫天颔首:谢姑娘信任。我这就下去和他谈合作细则。

虽说知道夏桉一直都十分信任自己,可每次她对自己爽快点头的时候,宁舫天都觉得自己何其幸运,能遇到无条件信任自己的主家。

与宁舫天而言,夏桉更是她的伯乐。

合作很快就谈下来了,于三以煮面技艺入股,由清风醉开店,二八分成。这个合作方式也与前世一样。

于三直接被宁舫天安顿了下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