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那群老匹夫进殿。
皇帝面色难看,拳头紧握。
国库空虚,赈灾拿不出钱,这群狗东西还不肯还债!
宣……王公公宣了一大群朝臣。
皆是头发胡子发白的老臣。
众人皆是低敛着眉,进门便匍匐在地。
陛下,臣愿为北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臣,真的没有钱啊。一个臣子老泪纵横,甚至还掀开裤腿,给陛下看他官服下的补丁。
进门先哭穷,直接堵了他讨债的嘴。
皇帝,面色微沉。
老臣直起身子,一脸决绝道:陛下,臣愿捐出三年俸禄,被北昭灾民略尽绵力!
另一个老臣站出来:陛下,臣不敢贪污,每年仅靠俸禄过日子。欠陛下的钱,臣怕是还不上了。但臣可以捐出府中宅子,臣……愿带着家眷租房。
皇帝:很好,到时候就流传着朕苛待朝臣的流言了。
陛下,臣账上还有一千二百两,臣愿尽数捐出。
陛下,臣的发妻,还有些嫁妆……
皇帝见他们说的越发不堪,抬了抬手。
朕只问你们,各家可否掏出三万两!统共借钱的有十八个,掏出三万两,也能讨回几十万。
朝臣皆是面露难色。
御书房中诡异的寂静。
户部侍郎叫苦不迭:众位大人,还望救救急。你们借款几十年年,高达百万两巨款。如今,北昭缺钱,也该还了。这些,都是随着先皇打天下的老臣。
当年封侯拜相时,先皇怜悯众位开国功臣账上无钱,纷纷给各位重臣批了借条。
譬如吏部尚书借的少,三万两。
但他从国库中借了许多名贵字画,无法以金钱衡量。
譬如和硕亲王,先皇只得这么一个兄弟,便给他批了足足十万两白银!
譬如护国公,他借的倒不多,也有五万两银子。
譬如国丈,萧太后的娘家,借了十五万!今儿来的便是国舅爷,皇帝亲舅舅。
礼部尚书也在其中,只不过,借的不多,两三万罢了。
这群人,个顶个的辈分高。
为北昭立下汗马功劳。
林林总总算下来,先皇刚登基,便批出去上百万的借款。
至今,无一人偿还。
这庞大的数字,看得人头皮发麻。
朝臣跪在底下战战兢兢,陆朝朝手里抓着夹心小饼干,啃得咔擦咔擦作响。
一岁半的娃娃,牙齿已经长了九颗牙。
小米粒似的,格外可爱。
只是咬不了硬东西。
朕只问你们要三万两!
皇帝再次开口。
臣为北昭竭尽心力,勤勤恳恳,愿为北昭献出生命。但臣,真的没有钱啊。
臣愿为北昭肝脑涂地,报效朝廷,但三万两……
国舅爷更是叹了口气:舅舅实在无能为力。
【哈哈哈哈哈……】陆朝朝心声笑的格外嚣张。
太子轻轻揉着耳朵,这群人都是先皇留下的老辈,话也不能说重了,免得寒老臣的心。
真是够呛。
【他们可以为北昭生,被北昭死,就是不能掏三万两。】
【因为,他们真的有三万两啊。哈哈哈。国丈爷,他还说无能为力,他可拉倒吧。最富的就是他了。】陆朝朝在心里无情的吐槽。
小嘴巴像个松鼠似的,咔擦咔擦不停。
滚!
皇帝沉着脸,眼睁睁看着老群老臣退了出去。
一群老不死的东西!便是仗着辈分压朕!
太子叹了口气,给皇帝倒了杯茶:父皇,消消火气。当年先皇都讨不回这笔钱,更何况您?
先皇驾崩时,也曾提过这笔钱。
可一分没讨回来。
如今他们已年迈,自恃曾开国打天下,皇帝不愿落个苛待开国功臣的骂名,也不敢下重药。
这天下,还是谢家的天下,轮不到他们放肆!一群老东西,倚老卖老!皇帝着实气狠了。
陛下,您何必去讨钱,免得伤了君臣之心。
倒不如让别人讨。王公公见陛下气得厉害,也急忙宽慰。
别人?户部那群蠢货,只会给朕哭穷。讨债却不会!一群废物!朕养他们有什么用!
户部侍郎默默低下了头颅。
心中叫屈啊,陛下都不敢,他怎么敢?
太子瞥了眼陆朝朝,小家伙脚丫子在椅子上荡来荡去,吃的可开心了。
嗯,他有个大胆的想法。
父皇,儿臣有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