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0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将勘察车抵近到山丘跟前,众人并没有着急下车。

邹院士抱起身后的电脑继续查看数据,这时候的监测图标的曲线已经拉成一条直线了。

不用图标解析,就连他们身上穿的承影机甲自带的环境监测系统都发出了警告。

警告:探测到浓度值偏高的甲烷气体,系统测算后判断无爆炸风险。。。

还用你测算?甲烷爆炸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氧气浓度大于12%这一点跟点火温度在650--750之间这一点在火星上永远都不可能满足!

刑天吐槽了一句后走下车。

他跟邹院士他们一起爬上了那只有一人高的山丘。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越过山丘后,面前豁然开朗:海拔高度直线下降,山坡另一面斜着向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壁。

而在约有300米的斜坡底部则是大片的白色物体,它们连绵成片几乎将整个陨石坑坑底都铺满了。

刑天看着这神奇的景色站了起来,视线往远处看去,一个巨大的白色喷射状气柱正在坑底有规律地吐纳喷发。

看到这,他终于忍不住了:

卧槽。。。甲烷喷泉???节奏还挺有意思,跟呼吸一样,世界奇观啊!

。。。。。。

你们几个释放探测无人机,沿着这个陨石坑周边进行低速飞行。

注意观察数据,甲烷是无色的,我们需要搞清楚气柱的其他成分。

记录:火星日登陆第五天上午9时20分,龙国火星大气研究小组在白鵺着陆点西南105公里陨石坑发现甲烷喷发点。

该陨石坑未进行标记,属于小型陨石坑,具体范围数据还未测算,目测直径在5公里以上!

陨石坑具体坐标位置。。。109.92°E,23.81°N......

邹院士经过一开始的短暂错愕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他的声音略微颤抖,可见内心有多么激动,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将该勘察日志发到航行日志上后,其他组的科考人员马上有了反应。

一些性子急的勘察小组组长甚至通过高空的通讯无人机发来了语音连接。

第1地质勘察小组:邹院士,甲烷喷发点一般代表着特殊的地质构造,你们等在原地别动,我们马上支援!

第3微生物研究小组:甲烷喷发点是最有可能发现火星微生物的地方,我们也去。。。

2小时后,这个不知名的火山陨石坑周围已经聚集了三四十号人。

就连陆杰的警卫小队都闻讯赶来了。

这货看到甲烷喷泉的反应就比较真实了,连续三个卧槽后,他就差拿相机拍照了。

这是。。。火星漏气了???

有可能是板块挤压,将岩层深处的沉积气体给挤压出来了。

这些气体可不简单,极可能是火星的原始大气,或者说是气体化石标本。

地质专家说完后,陆杰装模作样地点点头,指了指坑底的白色沉积物他又问道,

那些白色的东西是什么?这玩意我好像在地球见过,西北地区的盐厂或者盐水湖!

初步分析有相同的成分,都是矿物盐的沉淀物,这个陨石坑之前很可能是一个巨大湖泊的坑底。

而这个火星湖泊或许跟咱们西北省份的那些盐水湖一模一样!

这些都能通过现代检测手段勘察出来,只需要化验下面的岩层成分就可以了!

说完后,负责地质研究的专家大手一挥,他领导的小组马上沿着旁边陡峭的坑壁向坑底运动,他们需要到下面获取样本。

看着他们逐渐走到陨石坑坑底,刑天抬头看了看周围盘旋的无人机。

盐水湖。。。这层矿物盐的厚度不低,要形成这么多的天然矿物盐需要相当大面积的水来进行蒸腾作用。

这里的坐标我刚才校验过了,位于整个乌托邦平原的中心位置。

而所谓的乌托邦平原其实也是由数个陨石坑构成的,这是典型的多坑结构。

之前勘探小组已经在周围发现了大量被水冲刷而形成的特殊岩层结构。

如此看来。。。难道这个面积达3000多公里的平原之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可如此大面积的海域,它们现在去哪了。。。

这个问题刑天想不出答案,甚至周围忙碌的专家也给不了他答案。

他们现在只能尽量多地收集样本跟数据,一些更复杂的研究还需要借助地球上的仪器或者设备来解密。

这时候,刑天想到了轨道防御/攻击系统的T2平台:领航员行星伴飞航天站。

如果有了它,或许能节省出很多时间。。。

。。。

登陆火星第7天晚上。

按照之前的航行计划,今天是他们返航的日子。

白鵺号穿梭机已经无线电静默一周了,无论那些科研人员多么不舍,穿梭机也必须按照原计划返回月球基地。

其实刑天也想多待一会,毕竟火星这里还有很多谜题需要他们去解开。

但是另一个问题是,如果自己再不恢复无线电通讯,家里就炸锅了。

他给专家团队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有穿梭机,回去消化消化这7天的发现后再返回来就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