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59章 玄策讲道(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玄镜要自创功法?

云玄策讶然道:道友丹成金紫,道途一片光明,何必如此心急?

虽说自创的功法才是最为契合自身的,可毕竟是耗时耗力之举,若无大量寿元,还是先循着前人道路行进便是。

一般来说,至少也要成就元婴后再考虑自创功法才比较稳妥。

荆雨自然知晓这个道理,但他的【问镜观命法】卡在了金丹圆满,并无后续元婴功法,只能如今便开始筹谋。

于是恳切道:玄镜如今尚算得年轻,距离金丹大限还早,寻思着早些自创出契合自身的功法,也能让根基再牢靠些,往后结婴开窍,更多几分把握。

叶星云在一旁恍然大悟:是了,到底是丹成金紫的天骄,心气就是不一般。

虽说紫气金丹几乎必成元婴,但想要【婴成九窍】却也并非易事,若是机缘耗尽、后劲已失,哪怕是丹成金紫,最多也就结个五窍、六窍的元婴,能成七窍以上的,足以傲视同侪了。

这玄镜道人只怕是奔着九窍元婴去的,否则也不必这般费尽心思自创劳什子功法。

叶星云心中暗暗道:当年我结婴时,正逢斩龙岛地龙翻身,万千龙魂苏醒,暗合了飞龙在天的意象。

又逢星移物转,数万年难得一遇的【九星连珠】星象也被我碰上了。

再加上数种结婴灵物、超品化婴丹、家中压箱底的数件辅助修行的古灵器齐齐发力,这才侥幸结成【九窍元婴】,可见婴成九窍之难。

云玄策见荆雨意向甚坚,也不再规劝,沉吟道:

自创功法并非易事,为何我建议你元婴之后在考虑自创的事情?实际上是因为元婴真君在身份地位上与金丹修士便有了天渊之别,能够撬动的资源人脉也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许多元婴真君若想要自创功法,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在一处仙山宝地建立道统,广收门徒,将自己所创功法的前几层传授给门人弟子。

于是门下弟子人人习练,便相当于有了大量的试错样本,修士自可触类旁通、查漏补缺。

这也是为何很多宗门弟子来来回回修的都是那么一道功诀,实际上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创派祖师留下的自创功法。

但若是金丹修士创立道统?能吸引来的修士质量便不是元婴道统可比的,且弟子数量也不是一个量级,改进功法的效率便大大不如。

荆雨心中摇了摇头,他的【问镜观命法】位格太高,压根【不显于世】,无法通过手写、口述、神念刻录等任何形式传授给他人,开宗立派这条路子明显是走不通了。

云玄策见荆雨没甚么反应,也知晓如今让荆雨开宗立派还是有些难为这位天骄了,于是继续道:若是这条路走不通,那便只能用笨办法,多看些其它道统的功术法诀,博采众家之长,凭借一己之力创出一道功法来。

这条路的弊端在于对修士本人的天资悟性要求极高,且需要大量时间试错改进,同样不甚好走。

云玄策淡然道:天下的术法、神通、功诀……甚至修仙百艺,都有共通之处,对于如何改进,我这里给几个思路,玄镜自可慢慢摸索。

修行功诀实际上是个人修行理念的一种体现,最简单的自然是搬运灵气、炼化法力,用任意方法吸收灵气,搬运一个周天,纳入丹田化为法力,便是一种功法的形态。

很多凡俗武道的内气功法也是这个路子,但这种功法的问题是太过粗浅,练气、筑基时用一用无妨,境界愈高,便愈发上不得台面了。

高明些的功法,便是开始仿效天地之理,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譬如模仿山间妖物行止坐卧的【五禽戏】,或是观浪潮拍岸而创的【观潮诀】,体悟林间草木生长之道的【万木化生功】,都在此列。

但这样的功法大多只是体悟了一个皮毛,远未到明悟天地法则的地步,难免有形似神不似的问题,只怕画虎类犬,反倒是弄巧成拙。

除非有已达到至高境界的修士高屋建瓴,以绝对正确的天地法则构建功法,方才能够创出道途广阔的绝世功典。

金丹、元婴修士也敢碰天地法则?那是一叶障目、盲人摸象之举。

届时练到高深处后才发觉根子上便错了,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好些的,可自废修为,从头练起。

云玄策顿了顿,缓缓道:运气不好,只怕此生再难有问鼎大道之机。

叶星云在一旁笑道:三娘志向高远,吾不及也……福禄此生不求大道,能得一个金仙果位便知足了。

云玄策视线扫过几人,荆雨面露疑惑之色:敢问真君,金仙是什么境界?

叶星云打了个哈哈:在古籍上看到的,许是上界仙人的境界,离咱们还是太远。

云玄策收回了视线,继续讲道:

还有一种思路,便是以【神通】为核心构建功法框架,凝聚【神通法印】。

这种思路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便是神通不似天地法则那般定死了,更为开放,自可后续慢慢雕琢改进,相比于直接体悟一个错的【法则】,要圆融变通得多。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荆雨眼睛一亮,他感觉这种方法似乎就很适合自己。

尤其【问镜观命法】还真就是每一个大境界都有一个核心的【神通】,练气境是根本神通【玄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