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7章 储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徐大人,你们这些臣子是不是都盼着赶紧上来一个垂拱而治的圣君?

荆雨摇了摇头:大人,你还是有私心。

徐放面有愠色:老夫若有私心,何不推自己的亲外甥上位?哪里还用得着在王爷这里掰扯!

那是因为甘蔗没有两头甜!

荆雨说话倒是毫不留情:徐大人将来是要谥号文正,身后抬入太庙的人物,岂能担上专权外戚的骂名?

又想施展抱负,又图个身后的好名声,天底下的好事都让您老一个人占了!

王爷这便是诛心之言了!

饶是徐放为人老辣,此时也不由涨红了脸:最后还不是为我赵国百姓计?

哪里是为百姓!

荆雨冷哼:徐大人,此间又没有外人,何必在此惺惺作态!

我这几年确实游离于朝堂之外,可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光这五年间,赵国境内十三郡中民变军就已经压下去七拨了!都是吃不上饭的灾民!

徐放无奈道:王爷,这话就没意思了,百姓吃不上饭,是天灾所致,非人力所能干预……如今已算得上好年景了!五年才七拨民变军,这要是放在王朝末年……

狗屁的天灾!两年前皇城周边旱灾,供应皇城米粮的田间颗粒无收,怎么没见皇城中有人饿死?

荆雨骂道:那一年紧挨着皇城的清河郡风调雨顺,是难得的丰年,怎么反倒是饿死了人?怎么反倒是有人举旗造反?

徐放嘴唇抖了抖,沉默不语。

徐大人,有些事就是不上称四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荆雨语气缓和下来:我是相信徐大人有些为国为民的心思,可那些灾时赈济的粮款有多少落到了灾民手中,你我心中都有数,没数的看看那些民变军也就有数了。

可这事儿您有办法?官员贪腐向来是历朝历代的痼疾,像是这样的痼疾赵国还有多少?一时半会儿怕是数不清楚。

连您这样的治国大才对这些痼疾都无可奈何,我一个脑子里除了武道再无其它的武疯子有什么办法?

徐放呆了呆,半天才结结巴巴蹦出几个字:王爷真是心怀天下之人。

本王若是真的心怀天下,这龙椅坐一坐又如何?荆雨叹道:无非是当着米虫,到底是良心不安,可你要我就此舍了皇家这个身份,也不至于。

于是干脆把脑袋埋在土里,闭着眼睛就当看不见了!

有一桩旧事徐大人可能并不知晓,两年前清河郡民变,造成人吃人的惨案,此案是由我四哥赵明成一手经办,后来前因后果被写成了奏疏呈到父皇面前,也在大臣间小范围传阅过,当时朝野间于此事颇多议论,闹得很不好看……其实四哥临走前曾邀我同去,我没答应。

我之所以没跟他一起去清河郡,是因为哪怕不去也知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是我不敢去看当年遭受了无妄之灾的清河郡百姓到底有多惨!

是怕去了这一趟,见了那里的百姓,莫说将来要做皇帝,便是连一个逍遥王爷也当不踏实了!

都说在其位需谋其政,一国之君担着的是一国百姓……这担子太重,我这人向来闲散惯了,哪里能担得起?

这岂非自欺欺人之举……徐放喃喃道。

这世间多少不如意?哪里不须自欺欺人!荆雨轻声道:徐大人,你们还是找找旁人罢。

这……

徐放神色无奈,自己堂堂内阁首辅,从未想过会在平王这个闲散王爷处碰了一鼻子灰。

这世上竟真有不想当皇帝的皇嗣?

————

三天后,皇宫忽地来了旨意,着令荆雨进宫觐见。

荆雨到了宫门前,却已然见着了几队各家王府的车辇,显然赵帝此次并非单独召见他自己,而是将所有皇嗣都叫了过来。

怕是议出了一个章程……荆雨暗暗想到。

在这个节骨眼上,能召集所有皇嗣的大事无非就是立储了。

不过自己已然明确拒绝,这一出大戏倒是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荆雨自然心态平和,脚步轻快。

待到他入了议事的崇明殿,却发觉诸位手足都已到了,自己竟是最后一位。

殿正中主位端坐的正是赵帝赵盛,今日的赵帝着装极为正式,一件明黄色的龙袍披在身上,令这白发老者有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荆雨抬眼望去,忽然觉得父皇今日似乎不像是三天前那般老了。gǎйqíиG五.cōm

除了赵帝与诸皇嗣外,赵国朝堂文武的几位关键人物皆在,内阁首辅徐放此时就站在赵帝下首位置,见了荆雨进来,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赵帝如鹰隼般的目光在诸皇嗣的脸上一一扫过,扫过了面色阴沉的二皇女赵明月、若有所思的三皇女赵明玉、故作镇定的四皇子赵明成、一脸茫然的五皇子赵明楼、以及略显焦躁的七皇子赵明釜。

最终赵帝的目光还是落在了刚刚到来的荆雨身上,随即垂下了眼睑。

人都到齐了。

今日召你们前来,是为了定下咱们赵国储君之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