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大唐皇帝令,一系列人员变动(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贞观十八年,开年。

李世民下了第一道大唐皇帝令。

迁民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尚书省右仆射。

此诏令一出,百官缄默。

因为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并不惊讶。

尚书右仆射空缺这么久,都知道是等着给长孙无忌的。

如今算是大石落地,如愿以偿,大家也不过是摇头感慨一番。

时隔十七年。

长孙无忌再次执掌大权,入主尚书省。

虽说上头还有房玄龄这个左仆射的存在,但当年,也就是贞观元年,陛下要打压针对以裴寂为主的高祖老臣。

长孙无忌当时在尚书省也是右仆射,左仆射不是别人,是萧瑀。

只不过那时候,他跟萧瑀一样,才掌权一年不到,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被一脚踹了下去,此后长期处在位高权低,游离核心的边缘。

这一次,可以说是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但相比于他脱离中枢实权的时间,间隔太久了。

谁也不知道长孙无忌会做成什么样子。

不过,大家都明白,长孙无忌不会再重蹈覆辙,轻易下马,他在这个位置上,势必会朝着尚书省左仆射发起冲击。

当外戚与寒门宰相共同处事,那么意味着权力的争斗会更加激烈。

房玄龄不下马,长孙无忌就不可能再更进一步。

所以,大家都可以预见,未来的朝廷会很热闹。

长孙无忌府上,前来道贺的人不在少数。

崔、卢等世家皆是送来厚礼道贺。

高士廉也是笑意连连,心情舒畅。

他甘愿承担过错下马,不就是给外甥让位的嘛。

总算是没有白费这心思。

外甥很年轻,比房玄龄年轻太多了。

只要坐稳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他有太多的机会坐上宰相之位。

这就相当于,长孙氏与高氏,只要长孙无忌不倒台,那么往后一切都无忧。m.GaИQīИG五.cοΜ

这就是政治博弈与妥协,换来的长久安稳。

陛下的诏令,对外也透露出来个消息,陛下要重用外戚。

高士廉说道:越是在这个时候,你越要行稳坐直。

毕竟,当下没有异议与声音,但盯着你一举一动的不在少数。

但凡你露出点差池来,肯定会引来大举弹劾的。

外戚身份是亲近,可也是催命符。

长孙无忌点头道:这我知道。

盼了这么久,我总算是再次回来了。

谁要是给我使坏,我不会放过他们的。

他露出狠厉之色。

十七年啊。

整整十七年啊。

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嘛?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七年?

他最好的岁月,就浪费在这十七年间。

不是在参议,就是在参议的路上。

什么权力都没有,什么都要看他人的脸色。

时时刻刻的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引起陛下的猜忌。

没有权力的滋味,他受够了。

再次拿到手,他绝对不会再眼睁睁的看到失去。

绝对不会!

谁要是不让他好过,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哪怕是山东世家也是如此。

没你山东世家,我还有关陇武官集团。

知道就好。

高士廉欣慰的说道:山东世家这次前来道贺,送来的礼品可是不薄。

看的出来他们要缓解关系的意思。

崔敦礼与卢承庆要外放,他们也是想你给他选一个好去处。

高明啊,他给的东西,太诱人了。

他不无唏嘘道:崔卢两家根本就抗拒不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按照正常的升迁,他们想要越两级,除非得到陛下的圣眷,否则没个十年,是不能的。

谁又能拒绝得了呢。

高士廉道:他们太想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就有跟你讨价还价,乃至于是跟你平起平坐的底气。

长孙无忌皱眉,道:这事,我到现在都还没想通。

高明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难道不知道山东世家坐大,朝中势力与日俱增,以后会受到更大的掣肘吗?

高士廉叹息道:这就不得而知了,高明的心思与手段,你又不是不知道。

总会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他不可能看不到的。

就在这时,管家快步到来,道:陛下发了新的诏令。

哦?

两人俱是惊讶,长孙无忌问道:什么新诏令?

擢黄门侍郎刘洎为民部尚书,秘书丞苏亶为门下侍中掌吏部,太子左庶子张玄素迁太子詹事。

中书舍人、检校吏部侍郎高季辅为太子左庶子。

啊?

管家报出诏令内容,长孙无忌与高士廉都是一脸震惊,外带一丝彷徨。

我事先并不知道啊。

长孙无忌失神的说道。

高士廉沉默,稍后道:看来多半是陛下与太子之间商定的,他人并不知晓啊。

这也太突然了。

长孙无忌苦笑道:看来我这次上位,也不过是破局的。

可不是嘛。

一系列的变迁,相当于把不知道多少人的位置都给换了一遍。

尤其是秘书丞苏亶的上位,太过出乎所有人意料了。

那是太子岳丈。

之前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不显山不漏水的,根本不在关注范围之内。

主要是外戚身份摆在那里,想要担任重要官职,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长久以来,苏亶的官职也是不高不低的,并没有得到大的任用。

如今看来,长孙无忌这个外戚东山再起,那么太子的岳丈出来,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长孙无忌算是给太子当了急先锋,否则,苏亶怎么可能一上来,就占据这等要害部门。

直接从官秩从四品上就成为正三品大员,其中跨过的官秩,可是有正四品下,正四品上,从三品三个官秩阶段,连跨难度最高的三品,可谓是一步登天,一鸣惊人。

不知道要惊掉多少人的下巴。

陛下掌民部,太子掌吏部,如果不是苏亶的资历不够,避免太多议论,怕是太子直接就让他担任吏部尚书了。高士廉不无艳羡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