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公,这么搞可能会出大事啊。
韩威如是说道。
贞观十五年,松州一战,他虽然与牛进达击退松赞干布,斩杀无数。
但因为没能完成李世民消灭吐蕃主力的意图,本该大封的,却只得了小封。
后面免去松州都督之职,调去当侯君集的练兵副手。
如今三万大军驻扎在吐蕃都城逻些。
侯君集为大总管,他为副总管。
最近齐王李恪的大举行为,是很出格的。
引起韩威一些担忧。
侯君集一盏茶一饮而尽,道:要是能喝酒就好了。
还是晚些时候喝才好。
韩威说道。
晚上喝能暖身子,虽然当下天气暖和,但一到晚上就有点清冷了。
嗯!
侯君集点了点头,道:我们的职责,是确保吐蕃王城的安稳。
齐王虽然是在迫害那些大贵族,但那些人不交兵权,我们也迟早要收拾的。
在本公看来,齐王正好帮了我们一把。
他微微俯身,道:你说,我们主动去杀的好,还是齐王给我们命令去杀好?
我们不过奉命行事,兵权也笼络到手,朝廷怪罪下来,怎么也算不到我们的头上。
韩威点头,道:可李敬玄那边怎么说?
李敬玄!
驻逻些大军思想总指导官。
手下的狄仁珪,张仁祎等人,遍插在各个府,团之中。
双方根本尿不到一壶。
李敬玄经常找侯君集的毛病,韩威有些时候也受到指责。
他们难道会坐视不管?
怕是迟早会捅到太子那边的。
韩威提醒道。
你知道这几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んΤTρs://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侯君集语气淡淡的说道。
韩威自然知道他指的什么。
我没日没夜的训练大军,就是希望把‘代’字去掉。
侯君集是吃一堑长一智,他政治上长进不少。
再看不顺眼李敬玄,但也绝对不会跟对方起正面冲突。
反而是会给对方面子。
说是思想指导,但谁不知道他们比监军的权柄还大。
监军只看不说,他们是又看又说,话还管用的。
齐王肆无忌惮的杀那些大贵族,收刮钱财,豢养美人。
要是引起动乱,我大军正好可以镇压。
侯君集冷笑道:我管李敬玄怎么说。
他有本事去找齐王。
但他敢吗?
韩威沉默片刻,道:齐王深受太子喜爱,让他出任吐蕃国相,实则是想让齐王镀金的。
镀金也好,太子喜爱也罢。
侯君集道:只要他们敢乱,我们大军弹压诛灭,就是有功。
这样。
他的‘代’字,就有可能去掉。
如果没有齐王胆大妄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
韩威明白,侯君集放任不管,实则是在为自己的谋划。
所以,只要是齐王那边开口,我们出兵就是。
他不开口,我们就不主动。
韩威用审视的眼神,看了侯君集一眼。
这是被太子给敲打的开窍了?
什么时候开始看书读兵法的。
齐王这段时间很爽,他就没有这么痛快过。
想要什么,只要看上了,发个话就成。
发话不管用,那就发兵。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逻些城内的大贵族,就被他灭了三家。
还有好几家,嫡系人员,全部抓捕在大牢里,等着判决的。
可以说,在吐蕃,李佑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一言堂,什么是一言九鼎。
老松啊。
李佑走在王宫,眺望着下方的逻些建筑,问道:你修这个王宫,用了多少钱财人力?
殿下怎么突然问这个?松赞干布道。
我估计,累死了起码数万人。李佑答非所问。
他们不是人,是奴隶!
松赞干布说完,就看到李佑的眼神,很是怪异。
也对,都是奴隶,死了就死了。
只要能让这王宫矗立,死不足惜。
回去后。
李佑叫人把修建王宫的记载送来,让手下的官员查阅,到底死了多少人。
他看是不会看的。
那多费精力啊。
等着下面的人,报上来就成。
同时也派人去把李敬玄叫来。
李敬玄这个人,李佑有点亲切,或许也是出自同一个体系的。
权万纪走了,他有时候也会找李敬玄聊天说话,临时抓来当个幕僚什么的。
殿下,记载有三百多人死于王宫修建。
李佑:???
你说什么?
那么大一座王宫,只是死了三百多人?
他很想说,你仿佛是在逗我。
开什么玩笑。
本王再不学无术,再霸道豪横,但脑子是有的啊。
记载确实是这样。官员说道。
李佑看向李敬玄,道:你觉得真的假的?
真的。
李敬玄道。
李佑眨了眨眼睛,别跟本王开玩笑。
记载应该是真的,确实是死了三百多人,但死的更多是奴隶,他们不算人,所以不会有任何记载。李敬玄语气淡淡的说道。
那你觉得有多少奴隶死了?
殿下以为有多少?
几万人?
殿下可以再大胆点。
十万?
李敬玄没有说话。
在他看来,长城修建在崇山峻岭,死者不计其数。
在这个高原地带,人正常活着都不容易,别说是修建这样的一座雄伟宫殿。
死的人,十万奴隶能打底?
李佑似乎也想到了,他睁大眼睛,一眨不眨的,充满震撼。
良久后,他才徐徐说道:与他们比起来,本王真的太善良了。
MMP。
十万人都不够。
要是在中原,死个十万人,那特么能引起天下动荡,王朝更迭的。
打一仗都死不了这么多。
但在这吐蕃,人家死的不是人,是奴隶。
这简直颠覆李佑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