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以李世民为核心的大唐精神(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李世民身子微微一荡,旋即撑在扶手上,单手扶额,斜看着魏征,眸中是又惊又怒。

两人的对话翻译过来。

李世民:你没爹!

魏征:你是我爹!

君父君父,在西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代指天子。

但这一次魏征却将其具现化,正式将君父的概念给确立了。

李世民无法反驳,也没有理由去反驳。

以他的帝王角度来说,他为君父是没有错的。

也是需要这一层君父的关系。

天子牧民,天下百姓皆是天子子民。

魏征的一句君父,把他给整破防了,但又给他加上一层外甲。

我惹他干什么啊。

李世民冷静下来后,心中不知道该懊悔,还是该庆幸。

这会儿尬住了。

他要是再呵斥魏征,那么史书上如何记载这一桩君父事件?

好事会变成坏事的。

魏征在这事上,可得后世赞扬的美名。

他要是否定君父关系,那是自毁长城啊。

干不过!

真的干不过。

还是太子来收拾他吧。

太子,你出来啊。

你别不说话。

我知道你在看戏!

再不出来,我蚌埠住了。

李世民殷切看向李承乾,希望他出来救场。

也不知道李承乾是不是感受到召唤。

他突然起身,朝着魏征走去。

太傅!

李承乾扶起魏征,眼神很是复杂,既视陛下为君父,为何置君父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这不是作为臣子,该有的品德与行为。

魏征想要说什么,却被他给打断了,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这件事情,是孤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李承乾看向群臣,道:没有详细说明,为何如此。

太傅,你先去坐下,孤自会解释明白。

魏征擦了擦眼角,拱手退下入座。

李承乾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道:孤留皇子在京,自是知道可能带来的未知变故。

但孤想的是,要在我辈之中,树立表率。

再则,皇子在京,孤也准备将亲王皇子的封地,全部免去。

他本来不想这么快,就把后续动作说出来的。

但闹到这个地步,他不得不这么做。

要想把事情给圆满解决。

群臣那边就不能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魏征一句他独言之,相当于变相指责群臣不忠。

群臣岂能担上这样的骂名?

他们肯定会出言的,要是他们因此站出来,那事情就难以进行了。

所以李承乾才抢先,把话给接过来,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然后,就是他发挥之时。

该安抚的安抚,该给说法的给说法。

果然。

听闻李承乾后续的动作,群臣俱惊。

就连李世民也多次打量他,他事前并不知道这事。

他微微皱眉,转念就明白过来。

当下事急,太子没办法跟他交涉。

李孝恭等人一顿,亲王的封地收了,那到时候他们这些郡王的怎么说?

孤曾在天启殿,与诸多名士商讨过《礼》。

其中就有封内还是封外之议。

李承乾和盘托出,缓缓说道:大唐矢志于创造前所未有的盛世,又秉持开拓探索的宏大愿望。

这一目标与精神,文武百官,包括陛下以及孤,都在贯彻践行,并坚定前行。

太傅是直臣,有自己的操守与坚持。

但孤想提醒太傅,你要多多领悟大唐精神,保守谨慎是好的行为,但固步自封,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他得堵住群臣的话,群臣不言,是领悟到大唐精神的精髓,并认真贯彻。

同时也要批评魏征的思想觉悟不够,没有领悟大唐精神。

这次你邀名成功,那么该见好就收,我把话都说明白,也给你台阶下,不要再胡搅蛮缠了。

魏征老脸微微一红。

太子变相指责他的思想,没有跟上大部队步伐。

这次是一次尝试的行为。

如果成功,是要为后世打下政治基础的。

往后都会为此效仿执行。

太子搬出礼来,魏征是接不住的,也不能接。

大唐精神是以陛下领导为核心,集大成的思想指导方针。

我们应该紧密的团结在陛下英明领导的旗帜下,领悟学习陛下的思想与精神。

李承乾语气掷地有声的说道:在陛下的思想与精神指导下,励精图治,治国安民的同时,又要勇于探索尝试,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符合大唐国情的道路与方向来。

这样,我大唐才能有别于历朝历代,在前贤开辟的道路上,我们创造出新的篇章来。

李世民不扶额了,也不生气了。

他挺直腰身,坐姿正经,器宇轩昂的扫视群臣。

心情大美。

听听!

太子说的话语。

我的思想,我的精神。

就是大唐思想,大唐精神。

是指导你们做事治国的方针。

你们都要领悟学习。

不要像魏征一样跟我对着干。

我对劝谏从善如流,有话好好说,不要蹬鼻子上脸,动不动就给我难看。

好好做事,比什么都管用。

李承乾的话,无疑是将他捧上另外一个高度。

同时也让群臣站在了一个新的台阶上。

大唐取得有别于历朝历代的成就,那么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全都能青史留名,后世称颂。

大唐之前有那么多贤人。

为什么处在变革时期的大唐的我们,不能成为后世人眼中的贤人呢?

魏征低头不语,他心中产生了极大的羞愧。

太子是要让我们都成为后世人的贤人。

自己却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深意。

还要太子这般言说才行。

李恪面色没有变化,但心里却是翻起惊涛骇浪。

他们事先是知道封地会免去的。

却不知道会把他们往大唐之外封。

难道真要效仿周王朝故事?

更让他震惊的,是太子的这一番话语。

真是令他耳目一新,眼界大开。

兄长的思想高度,他这一辈子怕是都难以企及啊。

群臣也在蠢蠢欲动,长孙无忌与高士廉都想站出来发表一同大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