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彰仪式虽然结束了。
但还有一件大事。
孙思邈封侯!
李世民早就准备好了旨意。
宣济世馆大学士孙思邈进殿!
孙思邈今日衣袍崭新,八十多岁的他,容光焕发,步伐稳健,完全看不出他有如此高龄。
不论是李世民,还是群臣,都对他投入探寻目光。
谁不想活这么久,还这般康健啊。
也不知道孙思邈是怎么养的。
臣孙思邈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一改之前的严肃,满是笑容,语气温和的说道:孙大学士免礼。
李承乾都有点无语,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的,才四十多还没到五十,就开始想着长生之事。
大学士北地一行,救治将士无数,又解决诸多疑难之事……。
此乃大功一件,造福百姓,造福将士,有利天下。
朕赏罚分明,自当论功行赏。
宣旨吧。
他话音落下,自有人宣读圣旨。
大唐皇帝令:济世馆大学士孙思邈,劳苦功高,不畏险阻,救治……。
圣旨几乎快把孙思邈的事迹都说了一遍,又加上北地之事。
前面铺垫了,进入正题。
非封侯无以彰显其功绩,朕决意封孙思邈为寿杏侯,赐侯府一座,美女十人,内侍二十人……。
李承乾听得有点搓牙花。
他是真的服气了。
李世民到底对孙思邈有多心念念啊。
你赐这么多美人,孙老头儿吃的消吗?
但李承乾突然想起一个惊恐的事实。
孙老头儿前年刚得儿子。
也就是说,八十几的老头,他还能干事。
李承乾也突然对老头儿那方面上心了,是不是找他配点壮阳的啊。
臣叩谢陛下天恩!
孙思邈跪地接旨。
当圣旨落入他手中,封侯算是名正言顺,正式位列侯爵了。
虽然是一个无食邑侯,但到底是个侯啊。
谁敢小觑?憾凊箼
轻视其他食邑少的侯,都不敢轻视这位高龄侯。
指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要有求于人家。
今日喜庆,当大贺!
设宴庆贺,自是不少。
大朝议散后,自是去了庆功大典。
美酒美食,摆放桌案,美人起舞,美乐奏响。
李世民没有多待,他举了三次杯后,就与群臣起身离开。
本来李承乾也是准备离开的,毕竟他要是在场,这些人也放不开的。
只不过,他还想问几句话。
薛礼!
李承乾唤道,你在新军如何?对新军的思想指导有什么看法?
薛礼没想到太子会点他,他不假思索,道:新军很好,卑下在新军中受到许多指点开导。
指导对我等也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这等场面话,薛礼自是知道该怎么说。
他本来就对新军指导,颇为惊奇,后来接触后才知道,这个思想指导的厉害之处。
一个个武艺非凡,思想眼界更是一绝,绝对不是普通士卒能比拟的。
要不是自己有点家族底蕴,怕是在他们面前,也要自行惭愧。
孤听唐总指导说过,在军中比试,裴行俭输给了你,还到我这儿来,求取一枚士子徽章。
李承乾笑道:
你虽然家道中落,不复以前,但能文能武,也算是士子。
只不过,如今你参军入伍,不论再以士子身份论了。
你家中可有妻?
薛礼道:家有糟糠。
可有子?
无子。
对答如流,李承乾道:既如此,那这枚士子徽章,就不能给你了。
薛仁贵一愣。
等你有子之后,教导有方,孤将这枚士子徽章,亲自授你之子。
李承乾道:所以嘛,你先记下,孤欠你一枚。
如何?
薛仁贵都快晕眩了。
还有这等好事。
自己一场比试,给自己还没出生的儿子,争取到一枚太子亲自颁授的士子徽章。
假以时日。
他儿子未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多谢殿下。
卑下斗胆敬谢殿下一杯。
他举起酒杯一饮而下,李承乾笑着抿了一口酒。
收薛礼还不到时候,也不用着急。
用一枚士子徽章,给他将来的儿子,几乎是把他拴住了。
这笔买卖,怎么想都值当。
许孝。
李承乾看向第二位特等军功之臣,道:孤这杯酒,为你战死殉国的弟弟。
许孝热泪盈眶,双手举杯,在李承乾徐徐洒在地上后,也抛下而下,祭奠战死的弟弟。
宫女给李承乾满上。
他再次举杯,道:这第二杯,为的是此次消灭薛延陀,壮烈殉国,英勇无畏的将士们。
所有人肃穆,同时举杯,旋即一同洒落。
再次满上。
李承乾起身,举杯朗声,道:大唐立国,前仆后继,为国死战的英烈不知凡几。
大唐有他们,才是大唐之幸。
大唐当有他们一份,这一杯,敬他们在天之灵!
我大唐,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国战死,壮烈殉国的英烈!
壮哉大唐!美哉大唐!
文人们上课。
也得给这些军人们上上课。
相比于那些文人,这些将士其实更为纯粹简单点。
李承乾三言两语,就把他们撩拨的神色激动,亢奋难安。
文人都招架不住李承乾的糖衣炮弹。
别说他们了。
直接趴下。
壮哉大唐,美哉大唐!
大唐万年!
众人齐齐一喝,酒杯倾斜,酒水洒落在地。
不多时,一股子酒香味,很快在殿内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