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淳风要晕了。
更怕了。
他知道如今太子,今非昔比。
一道太子教令下来,他根本没得反抗。
向陛下陈情?
你看陛下是理你,还是向太子。
最让他忧心的,是太子要召集道方之士。
这就要要命了啊。
道士还好,方士简直就是催命符。
方士本来名声就败坏,跟蛊惑君王,祸国殃民挂钩的。
不管太子的用意是什么,召见方士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太子还要他提供名单。
出了事,他第一个跑不了。
李淳风掐指狂算,自己命中是不是该有此劫,在劫难逃啊。
他希望太子是说笑的。
谁知道,当太子教令真的下来。
李淳风才知道,太子动真格的。
天塌了!
要你多管闲事,要你吃饱得了撑的。
李淳风后悔不迭,哪里还有道士的淡泊心境。
心境再高的道士,也无法泰然处之啊。
……
一支天使队伍,疾驰进入大军驻地。
李绩带着一众将校,出帐迎接。
人人面无表情,乃至于凝重。
他们知道,这次天使到来,将决定许多人的生死。
李道宗暗自摇头,他就想不明白了,当初太子把侯君集收拾得那么惨。
怎么底下的将士,一点都不引以为戒的啊。
天使……!
请入帐!
天使不假言辞,快步朝帅帐走去。
这人是谁?
秘书郎上官仪!
帅帐内,上官仪举着诏令,等到李绩,程知节等将帅站好。
大唐皇帝令,大唐皇太子教令:……。
开头就让他们震惊。
这是两宫一同发出的诏令。
事情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方为仁义王者之师,将士北征薛延陀,功劳自有天子封赏……。
凡枉顾军纪,无视法纪,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养奸。
触犯军法将士,不予英烈身份,通报全军,报籍贯之官府……。
众人惊恐抬头,不敢相信。
军法论处就算了,还要通报全军,连籍贯家乡也要让官府报之……。
有的将校急了,怎么能这样,将士们浴血杀敌,最终却落得声名狼藉。
此后将士还怎么会用命?
上官仪目光威严的在将校扫过,冷冷的不说话。
闭嘴!
李绩沉声一喝,不忿的将校只好低头不服。
大唐皇帝令:……
这是第二道旨意。
相比于第一道旨意的杀意,这一道就是天子恩典。
英国公,凡是有功将士,名单送往长安的,皆有所封赏。
上官仪宣读完后,道:我一并带来了,就由英国公传报吧。
对了。
太子说,要你遴选百名军功卓越,战场表现优秀的将士,送往长安接受表彰。
李绩接旨后,面露难受道:天使,此事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吗?
上官仪知道李绩指的什么,他摇头道:没有任何转圜可能。
可一,不可再二。
事关军法,军法无情,岂能轻易饶过。
国公还是想想,回长安后,该如何与陛下交代吧。
李绩沉默。
这事,他也难逃其责。
这要死多少人啊。
上官仪离开后,将校们就炸锅了。
将士们才立下军功,还没来得及封赏,却要面临军法。
这以后还怎么领兵打仗。
唐俭冷冷的说道:军法不存,仗也打不了。
立功归立功,但犯了军法就该严惩。
朝廷上下皆是倡导王者仁义之师,太子更是斥责,军中没有军法,如土匪强盗无异。
思想上就有错,不严惩怎么扭转?
众将校怒目而视,狠狠的盯着唐俭。
唐俭却一点不惧,怎么?
老子又没说错。
你们一个个手脚不干净,又吃又要的。
世上有那么便宜的事?
要么不要封赏,要么就手脚干净,遵守军法。
……
陈校尉。
跟我们走一趟。
军法官闯入军帐,当众带走一部校尉。
何队正,走吧,你事发了。
梁都尉,得罪了。
随着诏令下达,各军有许多将士被强行带走。
更是搜查出来大批财物。
梁平,无视军纪,带头私藏财物,纵容包庇手下,触犯军纪,斩首!
何安……,斩首!
陈领……斩首!
斩首!
无数将士看着一个个将校被无情斩首,人人惊骇惧怕。
以往大家藏点东西,也没有这么小题大做的。
今日,却是因此掉了脑袋。
何三两,私掠财物,杖三十军棍。
王二狗,杖三十军棍……。
军官处置后,轮到普通士卒。
相比于军官斩首,他们面临的惩罚,不是斩首,保住性命,但也不轻。
哎!
孙思邈看的直摇头,明明朝堂事后会论功行赏,为何偏偏管不住自己呢?
李道宗站在他身边,神色淡然的说道:以前打仗养成的习惯,只不过那时候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现在不同了,再继续下去,问题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