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以吐蕃国财养我唐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几人离去。

李承乾吩咐人搬来桌案,准备笔墨,开始动手书写。

刚一动笔。

就见到长孙无忌去而复返。

舅舅,还有何事?

他惊讶的问道。

长孙无忌见他动笔写东西,不由心头一跳,道:殿下,还望你慎重啊。

事关重大,不要草率为之。

李承乾心头一乐,似笑非笑的说道:舅舅指的是哪件事?

是向陛下提议……。

长孙无忌有言欲止,没有说透。

不是舅舅。李承乾持笔,身子微微前倾,好笑道:你觉得我傻吗?

啊?

长孙无忌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太子不可能会做的。

他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盘子做大,不论是对谁都有好处。

朝廷该是拿出点真金白银出来,好好的激励一下人口增长。

他不知道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是各自利益集团的代表?

要想肃清吏治,严打贪官污吏。

那会是牵一发动全身的。

甚至李世民都扛不住,别说他这个太子了。

他只是想表明一个态度,给一点压力。

这件事,我要办成,你们不要给孤使绊子。

舅舅,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承乾笑问道。

是这么个道理。

长孙无忌点头,道:那臣就去太极宫面见陛下了。

不急,先等等。

我把这份呈奏写完再去。

李承乾动笔很快,长孙无忌也只好等着。

等到李承乾写完后,交给长孙无忌,让他带着去太极宫。

外面的高士廉他们,等了许久,终于见到人出来了。

大家看向他,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心里算是落下。

这是……。

他们见长孙无忌拿的东西,不由疑惑。

殿下给陛下的呈奏,要我亲自送去。

原来如此。

高士廉与他落后,低声询问一番,道:这呈奏不会有那件事吧?

舅父放心,殿下英明,不会的。

那就好。

太极宫。

李世民这会儿很有兴致的,临摹王羲之的书法,写的正是太子说的诗。

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后一笔落下,李世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这首诗,深得他心啊。

当年玄武门之变后,不正是这首诗的写照吗?

我花开后百花杀……。

他轻声呢喃着,长孙无忌等人也来了。

哈哈,你们来的正好。

快来看看我写的怎么样。

李世民不无炫耀,邀请众人鉴赏。

众人自是很有眼力界的称赞吹捧一番,随后各自坐下。

你们一起来,是有何事?

禀陛下,臣等刚从东宫议事出来。

房玄龄道:太子以为……。

他将商议之事和盘托出,随后肃穆说道:太子认为,大唐要想创造盛世,必须在人口上下功夫。

大举鼓励生育……。

李世民捻着胡须倾听,他也深以为然。

人口是一国重中之重。

经过之前一系列的战乱,损失大量人口,急需弥补回来的。

大唐的国策,就有这一方面,只不过并没带来多大的成效。

钱,是不是有点多了?

他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

太子想要大把散钱,但钱从哪里来?

这话问的,回答的只有沉默。

他们也在苦恼。

话说的轻松,但是要拿真金白银出去的啊。

长孙无忌掏出太子写的东西,道:陛下,这是太子呈奏陛下的。

我看看。

内侍上前接过,快速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脸色就不太好看,旋即又变得沉凝起来。

这变化的神情。

高士廉看在眼里,给长孙无忌一个眼神,里面写了什么,怎么陛下神色这般复杂难明的?

长孙无忌一脸无辜,我也不知道啊,大家都在一起,他也没机会看。

太子倒是好想法。

主意打到我的内库来了。

李世民收起呈奏后,也没有给他们看的意思,道:就这样,钱由我的内库调拨给国库一部分,国库再出一点。

你们拟定好相应的激励之策。

魏征轻飘飘来了句,陛下可真有钱啊。

李世民也不在意,笑道:为了百姓,掏空我的内库也在所不惜。

众人其实都很好奇。

陛下是怎么一口就答应了的。

太子到底写了什么,让陛下这么痛快?

但李世民就不给他们看,让他们心里很是抓痒。

陛下圣明。

众人散了之后,长孙无忌被李世民留了下来。

此时,他正在看李承乾的呈奏。

许久后,长孙无忌才总算明白,陛下为何一口答应下来。

以吐蕃之国财,养我大唐之百姓。

怪不得,钱是从陛下内库调入国库啊。

在这次大封锁吐蕃,大唐各家各户暗地里的营生,其实都赚了不少。

看似朝廷设置了对外商税,损害不少人的利益。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毕竟之前是没有对外商税的。

但不能这么简单的看,设置对外商税,商品价格提高上来。

不仅利益没有受到损失,反而是赚了比之前的更多。

正是超出以前的收益,才没有激起那些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

据长孙无忌所知,许多人尝到甜头后,大加支持朝廷征收对外商税之策,有的甚至还觉得对外商税低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